泡泡演讲稿

演讲稿 > 范文 > 导航 > 赠从弟课件推荐十三篇

赠从弟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29

赠从弟课件推荐十三篇。

编辑整理了关于“赠从弟课件”的最新资讯,供您参考。如果您对其中有任何不明之处,请告诉我们,我们将竭力为您解答。教案和课件是教师上课前提前准备好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进行设计和完善。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点。

赠从弟课件 篇1

1、知识目标:掌握“逆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等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性格特点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师生齐背李白诗歌《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聚会的场所,一起来品读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望题生义: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代了,这样就为在文章中写序的原因留下了空间。这样安排,重点突出,凝练集中,结构紧凑。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1)投影出示卡片式学习表(见表1),指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标记答案,整体感知文章结构。

(2)投影出示重点文言词语、通假字,涉及典故简单讲解。

师生交流总结文章内容:赏美景、序(叙)天伦、高谈转清、饮酒赋诗。

三、赏析词句,感悟诗情。

1、诵读赏析。学生诵读、点评,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通过诵读品味诗人情感,体会诗人的豁达胸襟。

2、品析佳句。

(1)你认为哪个句子或词语用得好?通过这些词语或句子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提示:如“阳春”“飞”“芳”“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等等。

(2)同学们在完成课文的解读以及诵读之后,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简单地将之归入什么性质?(积极的还是消沉的?)

3、对比阅读烘托主题。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思考:古人写作宴序类的文章,常常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否也这样?

(2)总结提升。李白写游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与古人的同类作品相比,它别开生面,自是锦心绣口之文。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以昂扬乐观的心态诵读这篇序文。

1、默写课文。

2、摘抄3―5则古人关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或语段。

本文用典颇多,分析文中典故的运用,意在帮助沉重了解一些常见典故的来源以及其中的含义,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学生边读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赠从弟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

3、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流露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鉴赏优美语言。

2、理解李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春天,即使是料峭的初春,也挡不住绿意染枝头、红蕊吐芬芳,再加上鸟鸣悠悠、细雨蒙蒙,大自然正展开一幅如诗的画卷,撩拨着我们的心弦。阳春三月,今人远行、踏青,将自己融进美好的春光,那古人呢?尤其是有着浪漫情怀、狂放不羁的李白会如何面对这美好的春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去了解李白在这融融春夜里的情怀。

题意:李白为在某个春日的夜晚在桃花园宴请自己的堂弟们写的一篇序文。

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李白,看《学案导学》。

1、找一学生读文本,教师纠正字音。

2、听课文录音,再读文本。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学生写成赏析性文字,教师引导、点拨,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

1、李白用如此美的语言讲述夜宴的快乐,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

2、如何理解“浮生若梦”?

明确:正因为“浮生若梦”,才让作者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以此表达珍惜时间、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为欢几何”到“乐事抒怀”也正体现出李白对待人生的旷达与洒脱。(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结合杜甫《春日忆李白》和余光中《寻李白》及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说说“我心中的李白”。形成文字,100字左右,要求语言生动流畅、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赠从弟课件 篇3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5、文中典故:

三、赏析课文

1、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

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赠从弟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

3、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流露的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鉴赏优美语言。

2、理解李白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春天,即使是料峭的初春,也挡不住绿意染枝头、红蕊吐芬芳,再加上鸟鸣悠悠、细雨蒙蒙,大自然正展开一幅如诗的画卷,撩拨着我们的心弦。阳春三月,今人远行、踏青,将自己融进美好的春光,那古人呢?尤其是有着浪漫情怀、狂放不羁的李白会如何面对这美好的春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去了解李白在这融融春夜里的情怀。

二、解题:

春夜——时间 宴——事件 从弟——人物 桃花园——地点

序——文体,宴集序。

题意:李白为在某个春日的夜晚在桃花园宴请自己的堂弟们写的一篇序文。

三、了解作者、背景及相关常识

学生介绍自己熟悉的李白,看《学案导学》。

四、整体感知,扫清字词障碍,积累文言知识

1、找一学生读文本,教师纠正字音。

秉烛夜游(bng)

琼筵(yán) 羽觞(shng)

2、听课文录音,再读文本。

3、完成文言知识练习,积累文言知识(见《学案导学》)

4、齐读文本,思考文章思路

五、理清文章思路

1、讨论:李白为何要在春夜宴请从弟?

明确:“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美景在前

“序天伦之乐事” ——共享天伦

2、讨论:此次夜宴快乐吗?有哪些乐事?

明确:“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人美之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交流之乐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景美之乐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酣饮赋诗之乐

3、小结:本文思路——

夜宴的缘由

夜宴的乐事

六、赏析美句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学生写成赏析性文字,教师引导、点拨,指点赏析诗句的方法。

七、探讨主题,理解情感

1、李白用如此美的语言讲述夜宴的快乐,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

2、如何理解“浮生若梦”?

明确:正因为“浮生若梦”,才让作者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以此表达珍惜时间、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为欢几何”到“乐事抒怀”也正体现出李白对待人生的旷达与洒脱。(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八、拓展延伸

结合杜甫《春日忆李白》和余光中《寻李白》及我们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说说“我心中的李白”。形成文字,100字左右,要求语言生动流畅、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赠从弟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熟读成诵。

3.理解文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重点:

1.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2.归纳概括宴会之乐。

师:假如人生只有一分钟,我们又将如何度过自己的生命?

师:今天,我们将通过一次宴饮来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板书课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把这篇序文集体朗读一遍,然后再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是要注意句读的停顿和语气的抑扬顿挫。另外,这篇序文在形式上有一个特点,大家注意到没有?

生:以散句为主,但是散中有整,音韵和谐,韵律优美。

师:回答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继续诵读,前四排读第一句,后四排读第二句。读完之后再调过来,后四排读第一句,前四排读第二句,然后这样试着自己背诵一下。(学生读完)

师:在同学们初读课文、感悟文章之后,我们就用幻灯片检查大家的预习工作完成得怎样。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实词的翻译。(幻灯片)

生:良有以也(名词,原因) 阳春召我以烟景(介词,用) 开琼筵以坐花(连词,而)

师:这位同学解释得很准确,预习的时候很细心。很好,请坐下。接下来再请同学们翻译两个句子。

1.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生:第一句的意思是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炫丽的景色赐予我。

师:很好,“大块”在这里的意思是大自然,“文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翻译为“色彩绚丽的景色”,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地方打上着重符号。

生:“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意思是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师:很好,你把这句话的意境翻译得很美。请同学们看幻灯片上的参考翻译。

师:请大家放声速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生: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标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生: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桃花园,事件是宴请,人物是李白和他的堂弟们。

师:回答得很准确,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宴请”,我们在作文里也经常写到宴请,比如中秋佳节、国庆佳节、端午节等等。我们写宴请会怎么写?会像李白那样写吗?那李白又是怎样写的呢?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之后,说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我读出的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应该说是“欢乐”的感情基调吧。

师:同学们有没有其它看法?没有学生回答。(板书“欢乐”)如果没有,那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下面这个问题。

探讨一: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欢乐的,那么作者在文中到底写了哪些乐事?(请用“……之乐”的格式来概括)(幻灯片)

师:老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由“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这两句可以归纳概括出“共叙天伦之乐”。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相会于桃李芬芳的花园,叙谈兄弟间的天伦之乐,与前面的为欢几何的“欢”相照应。这种欢不是别的,正是天伦之乐的欢。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畅所欲言。(小组讨论)

生:由“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概括出“群季俊秀之乐”。“群季俊秀,皆为惠连”,说的是众兄弟人才荟萃,都是谢惠连一样的人物。在古代,伯仲叔季作为兄弟间的排行,因此以季指代弟,谢惠连是南朝著明山水诗人谢灵运的族弟,十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作者以谢惠连比他的兄弟,同时以谢灵运来比自己。(掌 声)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同学发言相当精彩,“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这一句自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其实李白是很自信和自负的,他曾在给大臣韩朝宗的自荐信中说自己有“倚马可待”之才,说自己三十岁就诗文有成。由此可见,他自视甚高。请大家继续探讨发言。

生:“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和他的从弟们赏的是“阳春烟景”,谈的是天伦乐事,所以我们小组概括为“高谈幽赏之乐”。

师:你的心思很细腻。在这里,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了高潮。(学生举手更积极)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组织得相当精彩,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羽觞”又称“爵”,是酒器的名称。在古代,“爵”与“雀”相通,酒器的形状活像一只飞雀,有头、有尾、有羽翼。李白从“羽”字着想,生动地用了一个“飞”字,就把众人频频举杯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由“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总结出“赋诗罚酒之乐”。“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写的是李白和他的从弟们狂欢痛饮,但是光痛饮还不够,还要写诗作赋来宣泄自己欢乐的情感,表达自己高雅的情怀。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总结一下,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共叙天伦之乐、群季俊秀之乐、高谈幽赏之乐、坐花醉月之乐、赋诗罚酒之乐。

探讨二:文章极力叙述夜宴之乐事,但文中还出现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与夜宴之乐事矛盾吗?(小组讨论)

生:因为李白所说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并不是体现思想的消极颓废,而是认为人生短暂,自己应该珍惜时间及时为欢,所以与夜宴之事不矛盾。

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师:“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是什么意思?

师:逆者,迎也;旅者,客也。迎客的地方就是旅馆。后面这一句,请注意,“光阴”是从哪个角度讲的?

师:时间,用古人的话来讲就是,古往今来曰“宙”;空间,上下四方叫“宇”,宇宙。请大家注意一下,他说天地是万物的旅馆,写出了天地的什么特点?

师:那么光阴是百代的匆匆过客,写出了时间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一下,文章刚开始,李白就把天地写得这么广大,把时间写得这么迅速,有什么目的?

师:极力地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一般来讲,一个宇宙意识很强的人,他的生命意识是超强的。李白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当他感到天地这么广大,时间这么迅速时,很自然地就把目光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问了一句什么话?

师:“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浮生若梦”好像跟哪句话似曾相识呢?

师:注意,李白用的是“浮生”,凭大家的艺术直觉,你觉得“浮生”好还是“人生”好?

师:大家的语感很好。“人生”太直白,太普通,而“浮生”有什么感觉?

师:还有一种形象感。人生好像浮在水上的东西一样,漂浮不定,这样写有一个好处,可以把人生的悲凉感写出来,表达效果要比“人生”好。李白在长安的时候,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豪情壮志,但在政治上多次碰壁,因此这句话有一种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迷惘感、漂泊感。正因为人生短暂、虚幻莫测,所以作者提出珍惜生命,珍惜美好时光,用文章的话叫及时为欢,就像古人秉烛夜游一样,“秉烛”其实就是抢占时间,“夜游”就是拓展空间,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超越这一点。所以夜宴和“浮生若梦”并不矛盾。

师:大家来读一下这句。(生读“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生:我觉得写得很好。因为这两句在形式上很对称,使用的字,又非常有意境,情绪就被表达出来了。(掌声)

师:讲得太好了。这位同学首先感觉到句子很对称。另外他还想到了高考考点,分析了字词,他的分析思路非常好。这两句是李白的千古名句,“烟景”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妙处?

师:还有梦幻感。大家想象一下,景色像被一层轻纱笼罩一样,是不是非常有意境。这个烟字还可以跟别的字词组合吗?

师:但是这里李白用了一个烟字,后面跟了一个景字,写得很妙,写得很美。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烟景?

师:如果我们把这句改为“春天召我以烟景”好不好?

生:阳春体现出它是早上的春天,早上的春天是烟雾弥漫的,能制造一种朦胧的感觉。

师:很好,“阳”除了温暖以外,还有光。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文,“阳春”总能让我们想到阳光普照大地的温暖画面,凡是让我们能想象到一个画面的都叫做形象,比如炎夏、金秋、寒冬等等。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温暖的春天用朦胧梦幻的美景来召唤“我”,这里作者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师:这样就把春天写得很有感情。我有一个翻译,你们看怎样?温暖的春天用朦胧梦幻的美景来勾引“我”。(生大笑)

师:你给我做一个“召”的动作。这个动作是“勾”。“召”体现了阳春端庄、美丽、大气,“勾”则是一种轻佻。李白创造了“阳春烟景”,后来这个词千古流传。

师:其实,古代还有很多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它的思想感情是由乐转悲,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则是抒发逸兴遄飞的欢乐之情。为什么同是宴集序,文章的情感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生:因为李白是一个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人,他身上洋溢着浓郁的盛唐浪漫主义气息。(掌声)

师:大多数时候,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暗黑的底子,有的人偏要把它涂成明亮的色彩,有的人,却在黑暗中沉沦下去。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的本质在于诗意地生活”,李白饮酒为欢并非用来麻痹自己,而是用来抒发情怀,讴歌生命,追求人生的诗意。作为后人的我们,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易逝的光阴,既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那么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增加生命的宽度,学会在流逝的时光中充实地行走。于是乎,滔滔历史长河:屈原上下求索,曹操积极建功,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及时为欢……从本质上讲,都是充实生命的一种方式。最后,让我们带着李白给予的启示,用勤奋抓住稍纵即逝的时间,用彩笔绘出人生美丽的画卷,用行动去践行诗意的人生!

李白这篇美文意境崇高、格调明朗。诵读全文,不但不会滋生“浮生若梦”的消极情绪,反而能够激发起我们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情怀。在李白之前,同类作品也大都是低沉伤感的,同样写夜宴,李白这篇文章却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别开生面,的确称得上是“锦心绣口之文”。在教学的时候,重在培养学生语感,诵读体会文章的感情,着重分析文章词句,突出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型这个考点,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热爱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赠从弟课件 篇6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领会诗歌的情感,透过字面意思体会背后的意思及真实的情感。

教学目标

培养语感,领会诗歌的情感,揣摩文字背后的意思。

教学难点分析

领会诗歌的情感,揣摩文字背后的意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范读全诗。

二、自读全诗。

三、指名读全诗。

四、齐读全诗。

五、学习全诗。

1.作者简介:刘桢(?--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从(cóng)弟,堂弟。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2.掌握下列文言词语的含义。

亭亭:高貌。 瑟瑟: 风声。 罹:遭受。 凝寒:严寒。 凝寒:严寒。 一何:多么。

3.默读全诗,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一: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松柏树。

问题二: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

问题三: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问题四:如果把这首诗赠给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六、背诵全诗。

七、默写全诗。

八、课堂练习(学生自己完成)

赠从弟课件 篇7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文章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及排遣方式。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其诗豪迈瑰丽,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黑暗政治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著有《李太白全集》。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收录在《李太白全集》中,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4)前后,地点在今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序天伦的情景。全文以骈句为主,笔触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洒脱,是传诵千古的名作。

逆旅:旅舍。                        大块:指大自然。

天伦:天然的伦次,此指兄弟。        过客:旅客,旅行者。

琼筵:美好的筵席。                  羽觞:酒器,形如雀鸟。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今义:泛指著作。

赠从弟课件 篇8

1.掌握“逆旅、阳春、烟景、大块、文章”等重点文言词 语的含义,了解有关“序”这种文体的基本常识。

培养学生结合作者的经历与性格特点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体会李白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积极进取的热情。

把握文章主旨,深入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抒写的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自学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 意。

一、导入新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学们都记得这首诗吧,这是一首几乎与我们记忆的起点并存的诗歌,难怪人们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当我们刚刚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便与一位伟大的诗人结下不解之缘,他就是--李白。

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李白?(学生可畅所欲言,包括李白的自然情况、生平、作品、性格等均可。)

同学们也许更多地了解写诗的李白,其实李白的文章也绝不逊色,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李白的一篇名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疏通文义,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幻灯提示重点字音。如“夫、惭、琼、筵、觞”等。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齐读两遍。

3.对照注释,借助字典,小组成员间合作,尝试疏通文义。

4.按小组顺序,每人一句,疏通文义,有疑义之处互相补充修正,教师适时引导,强调重点实词,师生共同完成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

5.齐读课文。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联系本文题目,你认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本文主要记叙了李 白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于桃花园内,宴请从弟们的情景。

点拨: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2.课文交代了此次宴会的哪些方面?

时间、地点、参加宴会的人、宴会上的活动(赏美景、高兴地畅谈、美好的筵席、饮酒、赋诗以及罚酒的规 则等)。

3.在这次宴会上作者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无比的畅快!阳春、烟景、乐事、俊秀、幽赏、琼筵、醉月、雅怀。

追问:在这些词语中,最能揭示作者畅快原因的词是哪个?

雅怀。此宴 之乐不在于吃喝,而在于兴之雅,情之幽。“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赴宴之人雅;“阳春”“夜宴”,情致之雅;“桃花之芳园”,环境之雅。

4.“怀”是指思想感情,李白本文之情仅在于乐吗?齐读开篇三句,说一说,本文为什么没有直接以描写宴会开篇,起笔这三句与此次宴会有什么关系?

开篇三句从大处落笔,强调的是时间 流逝之快,生命极其短暂。古人尚知秉烛夜游,何况我们呢?于是有了此次夜晚设宴,之所以夜宴,恰是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开篇三句是此次夜宴的原因。

四、体会文章主旨。

春夜设宴,源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悟,你怎样 评价李白的这种人生感悟?

可以给点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有理有据,教师要做好引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穿插自己的理解,供学生参 考。

本文大概作于开元二十一年,社会背景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社会大环境大体上应是比较清明的。当时的李白大概33岁左右,仕途上虽然并不顺意,但是对自己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从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热烈的人生之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 意抱 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所谓“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襄阳曲》之四),就是他旷达心态的写 照。另外,李白具有英风豪气,又追求单纯高洁的心境,例如他笔下的黄河、长江,奔腾咆哮,一泻千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他用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对 自然伟力的讴歌,也是对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礼赞,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浑然一体的。

因此,李白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是世俗的及时行乐,这其中虽然有淡淡的哀愁,但这也许是一种“逝者如斯”般的渺小生命面对博大自然时的自然感慨,这里的潜台词应是“不舍昼夜”般的对生命 与人生的珍惜,抓紧时间享受美好人生,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热爱与执著,这也应是全文的主旨。

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齐读课文。

五、小结,交代文体知识。

本文语言精练,以骈句为主,读来朗朗上口,表面似乎是在写“春夜宴从弟桃花园”,而实际上是由记叙此次夜宴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感慨,看似叙事,实则传情,这便形成了“序”。这是一种文章体裁,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如《兰亭集序》。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 ,如《送东阳马生序》。后又有宴集序,即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的序。本文就是一篇宴集序的佳作。

六、作业。

1.默写课文。

2.摘抄3-5则古人关于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慨的诗句或语段。

赠从弟课件 篇9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领会诗歌的情感,透过字面意思体会背后的意思及真实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有关知识

2、有感情的反复朗诵,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3、品味语言,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古诗,熟练背诵,积累诗文语句

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 宝。今天我们就随《赠从弟》这首诗来感悟古代诗歌意境

二、走进诗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作品流传很少,现仅存十五首。

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从弟:堂弟。亭亭:高貌。 瑟瑟:风声。一何:多么。 盛:大,凶猛。罹:遭受。 凝寒:严寒。

四、教师范读读全诗。

五、自读全诗,感知诗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

六、学习全诗,探究讨论:

问题一: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已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

问题二: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问题三:如果把这首诗赠给我们,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齐读全文。

八、总结全文。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

赠从弟课件 篇10

此文约作于733年。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在今湖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

②节奏:骈体文,以四、六言为主,兼五、七、八、九、十言;中速,长句稍慢,短句稍快。

本文前两句共有如下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个版本最好?为什么?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夫,也;破空而来,不可羁勒。试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无“也”字,喟叹不足。试读)

新建版本: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无“夫”字,喟叹不足,试读)

④语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宜悠长、慷慨而苍凉;至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则短促而低沉;继而上承古人,下接群季,复归慷慨。

(夫)天地………… 万物散…………空间(宇)  光阴………… 百代…………整/时间(宙)

(而)浮生………… 为欢整…………人间     古人………… 良有散…………古人

(况)阳春………… 大块整…………今人                                    整中有散

会………… 序整………… 群………… 皆…………  吾………… 独整………

幽………… 高整………… 开………… 飞整…………                             整

不………… 何整………… 如………… 罚散…………                       整散结合

为方便学习讲解,兹将文章分为六小节层,每一节层的教学目标和步骤相同:先要求学生当堂背诵,理解词义、诗赋节奏、结构层次等。

一般为文者写宴会,常以美景和人事起笔。李白却以宇宙、人间起笔,有“万古愁”,笔力劲健。//节奏:整中有散。

浮生:浮泛不踏实的人生,如贫病交加、盛衰之变、漂泊不定。

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烟景:许是阳春回暖,地气上升;许是万树新绿如轻烟。烟花五月下扬州,烟,花也。

文章:文,纹,错杂的花纹;章,彰,明,鲜艳的色彩。

天伦:此指诗人与诸从弟。唐时,从弟并非有血缘关系者,同姓、同好即可为兄弟,结伴交游。

独惭康乐:自谦也。注意与“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的心理作比。

高谈:应是魏晋三玄之谈--《老》《庄》《易》,崇尚自然,放浪形骸,启发人的自觉。

琼筵:琼,美玉。为何不是金筵银筵?屈原,比德传统(香草、美人、美玉)。

羽觞:又名羽杯、耳杯,酒器,一般为玉质,浅腹,平底,两侧有双耳,状如鸟羽。羽觞出现于战国,延续至魏晋,其后逐渐消失。羽觞有古风,令人遥想魏晋风骨。

金谷园:又称梓泽,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私家园林,一时繁华,至唐已为废墟。

罚:试问李白与诸弟诗才孰高孰下?不言自明。不醉焉得出此戏笑、狂放之言?

酒数:一作“酒斗数”,典出石崇《金谷诗序》:“罚酒三斗。”足见狂放风度。

请圈出有疑问的词句、最能打动你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以下是学生可能涉及的词句。

①存在与虚无。西哲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须以通过语言来传达,未被感知、传达的事物,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因此,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

②写宴会,却由宇宙起笔,四方、古今,纵横捭阖,极为潇洒。

①我:请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的转换。有我之境。突出主体人格的张扬。

②大块:大地、自然。古人尝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李白《日出入行》:“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接通。

②飞:能否改为“传”?不可。一,羽觞状如鸟羽而飞,言传杯之速;二,传达出精神飞动、潇洒之势。

③醉月:醉对明月,醉于明月之下,恍乎惚乎,不知其身之所存。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趣。

(一)古人但逢宴会,必赋诗,必嘱才俊为序。我们学过的有《兰亭集序》《腾王阁序》等。

1.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2.王勃《腾王阁序》:遥吟甫畅,逸兴遄飞……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

试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比较,三人的生命观有何不同之处?

参考:王羲之:乐--悲,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生命观。

王  勃:乐--悲,表达了“命途多舛,胜地不常”的生命观。

李  白:悲--乐,表达了“大块假我以文章,飞羽觞而醉月”的生命观。

(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请谈谈你的理解和体验。

参考:1.“浮生”的夭折范畴。“夭折范畴”是中国当代学者提出的哲学命题,意即人的存在往往陷入夭折的困境,生命易逝,精神不能自主。鲍照《行路难》、杜甫《登高》皆此类。

2.“浮生”的诗意范畴。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黑暗的是肉体和大地,明亮的是眼睛和灵魂。人通过寻找诗意获得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3.“为欢”的尺度。始皇阿房,石崇金谷,沉迷声色,皆为患。若李白桃园醉酒、苏子赤壁泛舟,皆为欢。《古文观止》:“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请联系本书P13李白《行路难(其一)》,评论李白生命观的多元性(300字左右)。

附板书:

(夫)天地………… 万物散…………空间(宇)  光阴………… 百代…………整/时间(宙)

(而)浮生………… 为欢整…………人间     古人………… 良有散…………古人

(况)阳春………… 大块整…………今人                                    整中有散

会………… 序整………… 群………… 皆…………  吾………… 独整………

幽………… 高整………… 开………… 飞整…………                             整

不………… 何整………… 如………… 罚散…………                       整散结合

赠从弟课件 篇11

一、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从“夫天地者”到“序天伦之乐事”)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

第二部分(从“群季俊秀”到结尾),集中叙述了宴游桃花园之乐。

二、精析全文:

1、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

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

旅舍是供人临时住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短暂这一道理。

2、既然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3、作者是否同意古人的观点?

同意。并效法古人,和堂弟们夜宴桃花园。

4、除了上述原因,李白“夜宴”还有什么原因?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不辜负大好春光。

5、“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两句话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同学们试分析这句话的精妙之处。

只用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烟景”一词将春天由于地气上升,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阳气蒸腾的奇特景象概括出来;“文章”一词则概括了春日花繁叶茂,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美丽风光。

这两句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那“阳春”是有情的,它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它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既然如此,作为审美主体的“我”又岂能无情?这样主客体融合无间。

6、“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中的“乐”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又何作用?

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

赋予“欢”特定的具体的内容。

7、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A、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B、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

C、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三!

8、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大家猜想一下,他们在一起欣赏、谈论什么?

“赏”的对象,就是前面所写的'“阳春烟景”,“大块文章 ”和“桃花芳园”。

“谈”的内容,主要是“天伦乐事”,同时也包括“赏”的对象。

“赏”的对象是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是那么欢快,所以“谈”是高谈。在这里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D、他们高兴地观赏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四!

9、集中写“春夜宴桃花园”的是“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两句,这两句哪个词用得精准?

李白从“羽”字着想,生动地用了一个“飞”字,就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E、文章最后,大家举杯痛饮,并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

三、本文运用的典故很多,请简要分析这些典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这几句是李白赞颂堂弟们聪慧。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这几句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从弟“雅”的一面。

四、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 “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五、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 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及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赠从弟课件 篇1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刚刚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常德的桃花源,很多同学都去过吧!桃花盛开的美景是世人所共赏的,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请大家把赏析课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首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

5.文中典故: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三、赏析课文

1. 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四、拓展探究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 “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

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五、读背课文

六、课堂小结

赠从弟课件 篇13

1、导入: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们每人一个风景秀丽、芳香四溢的桃花园(板书),你们要吗?(要的人举手)嗯,肯定要,谁还不想贪点小便宜……那么你们会用这个“桃花园”干什么呢?(示意,提示:举手回答,老师总结)…其实不仅是你们,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美丽的故事和这个“桃花园”有关,比如说陶渊明没有实现的乌托邦理想、才子佳人暧昧缠绵的幽会,而且还有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等……可见古往今来有很多故事都在这个“桃花园”中发生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序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看看我们的谪仙人、诗仙李白在春夜的“桃花园”中做了何事、面对短促的人生发了什么感想。(板书)

2、李白简介:

对于作者李白,我想大家肯定不陌生。那位同学能站起来告诉老师你所知道的李白的一些基本知识——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祖籍:甘肃静宁县(也就是老师我的家乡);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他少壮时期即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虽然人生失意,但总有一颗积极乐观、浪漫狂放之心。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吟唱一首李白的《行路难》,一起来感受一下李白诗歌的独特之处。

吟诵《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同学们注意,老师要提问了。大家学过的、或者知道的李白的诗歌作品还有那些?(《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提示,学生作答,可要求每个人所说的不能有重复)好,看来大家知道的都很多,相当渊博。

的确,我们知道的李白素来以诗著称,他的文章确实不常见,但老师认为李白的“诗歌固然好”,但他的“文章也不差”,究竟老师这句话是真是假,请大家看课本99页这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且听老师一一道来。(我们首先看题目……)

3、解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前后,这个时侯整个大唐王朝正处于国力鼎盛、太平盛世之中。这里的桃园在今天的安陆兆山桃花岩。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谈天伦的情景。全文句式以骈句为主,笔触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洒脱,是传诵千古的名作。题目《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大体意思是说:在春天的一个美好的夜晚我李白和堂弟们设宴饮酒赋诗,作成了一本诗集,我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题目——巧妙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那么这里的“序”……)

4、序文体的介绍:(板书)

“序”和本单元中的传、书、箴一样,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序》、《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以后要学习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腾王阁序》等等。

问题:那么由此可见,李白这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什么序?宴集序。

5、诵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翻译文章:

(1)老师范读一遍。

(2)若干学生自读,读前注意“琼筵(yan)”和“羽觞(shang)”的读音。说明本文基本上是骈文:四六句、押韵,要读出高昂豪放乐观的气势与韵味来。

(3)众生齐读两遍。

(4)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刘伶故事、画羽觞图、石崇金谷园的故事、生年不满百…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5)老师引导学生翻译文章。

(6)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文章两遍。

(7)尝试当堂背诵。

6、总结:本文所用到的几个典故(古代的故事,在文章中用现成的、众人皆知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叫做“用典”或者“用事”)

本文用典颇多: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是一种自谦,实际上李白比他们厉害多了。

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乾,罚酒三斗。”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