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演讲稿 > 范文 > 导航 > 社区民情日记精品

社区民情日记

发表时间:2024-03-31

社区民情日记精品。

社区民情日记 篇1

今天一早,村委会驻地来了一辆小卡车,车上装着两幅字画,车停稳后,大家纷纷上前观赏字画,镇级驻村工作队员李永泽老师把字画的内容读了一遍,字画的内容是这样的:国策英明百姓乐、公路修通暖万家,新寨梦想得实现、千年花朵开不败;人无诗书不成气、山无名树不成阴,若如山开地灵时、山谷也会开好花。

仔细一看,原来是专门为新寨村民小组提的,我好奇的问“是谁这么有心”,大家告诉我是村委会副主任张扬发的父亲张庚虞老人用心提并自己出钱做成字画送给新寨新建活动室。这一说,让我们在场的驻村人员都对张庚虞老人敬佩不已,并决定和张副主任他们一起前往新寨活动室挂字画,感受一下群众文化生活的氛围。

现在水泥路全通,我们驱车绕过几个弯便到了新寨村民小组,整个寨子平房占多数,寨子脚下烤烟长势喜人,村口边上一口刚打出的地下水井建设完毕。我们的车停在活动室边的水泥地面广场上,旁边一棵大青树用它的大树枝“拥抱”着这个寨子,仿佛一个母亲守护着她的孩子。一辆满载着各种蔬菜、水果、家庭日常用品的'小卡车也停在那里,围着三五群众在购买着自己所需,一位大姐告诉我们,寨子距小卖铺还有一段距离,这里水泥路修通后,隔三差五的就会有商贩开着小卡车来卖这些东西,小喇叭一喊,我们就可以出门来这里选购自己所需的用品,很是方便。那边,工人们开始在活动室的墙面上悬挂字画,活动室门前摆着几盆漂亮的小花,为活动室增添了几分生气。张副主任告诉我,这几盆小花也是他的父亲自己栽的,说摆在这里很合适,正说着,一个老人从边上路过,他朝我们看了看,腼腆的笑了笑便往卖东西的小卡车方向走去,张副主任告诉我这个老人就是他的父亲。我看着老人,虽然头发花白,但是精神抖擞,老人买了香蕉和豆子再返回时,满脸慈祥的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坐坐。

活动室整理完毕,我们跟随张副主任到老人家里,一进门,老人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刚买回的香蕉和豆子已经摆上桌面,热茶也给我们倒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瞬间明白了老人为什么能够提出那么有意境的两首诗。老人话不多,但句句朴实而真诚,眼前这些已经充分说明老人对生活的感恩、热爱、积极、乐观。在他看来,字画写的是他的心声,同时也是新寨村民小组群众的心声。

我想,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帮助农村改善基础设施,也要在宣传新的思想观念和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上下功夫,在不断提高群众物质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身心健康、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共筑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社区民情日记 篇2

我们第二小组所负责片区为军店街社区(原称军店街村),该社区位于房县县城西面、距县城11公里的军店镇,四周丘陵起伏,风景宜人,原316国道穿境而过,奔流千年的军马河将该社区一分为二:河之北为“下店子”,河之南为“军马铺”。社区现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为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势一路逶迤。据了解,早在清末民初,这里就形成了店连店、铺连铺,家家经营、户户摆摊的繁华景象,成为川陕客商的集散地。几天来,我们的足迹遍布村庄和社区老街,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随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了继续推行农村城镇化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土地,一直以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证。而今,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该社区一些因开发需要土地被征收、举家搬迁至老街生活的农民,却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

该社区12组居民张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征收,一家三口来到下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顾10个月大的孩子,因没了土地,手头资金又不宽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几百元钱维持生活。在老街,像张明俊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都面临着失去土地后的生计问题。在走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搬迁来的农民反映:无论是军店街老街、军马铺老街,还是下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难。

农村城镇化,应为进城农民带来的是顺畅的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的便捷以及其它生活设施的完善,这样才能解决农民往昔在农村时的不便和困难,并为其日后的生活和劳作提供保障。城镇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进城农民的信心和留守的愿望。从目前情况看,农民进城后,生活成本增加、农业生产开展不便,有的已经没有了土地,也没地方养家禽了,另谋生计既缺资金、也没有平台,导致很多人只想依赖政府补贴和申请低保。如若不加强对城镇的规划,特别是进城农民居住地的规划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不加强对进城农民温饱、医疗、教育、保险等方面的保障,不仅留不住农民,也会制约城镇发展。

目前看来,没有人口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但人口的城镇化过快又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经过与当地政府的沟通,我们感到,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为进城农民办实事、谋福祉:

加强培训,以富带贫。农民进城后,因思想观念差异、谋生手段差异而产生较大贫富差距。军店镇政府可举办创业、再就业等方面的讲座与培训,组织搬迁户致富典型、城镇经商突出模范等给进城农民现身说法,开拓农民创富思路。招商引资,带动就业。该社区可结合当地丰富的黄姜、木耳、核桃等资源,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本地发展加工业,推动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当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显圣殿”及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典建筑的优势,统一风格,规划邻近街道建设,使之成为能与江湾、李坑等地相媲美的旅游景区,带动服务业,从而加快该社区经济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搬迁户聚集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翻新“蛤蟆石”短街,架设路灯,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致富奔小康的行动中来,不再为温饱问题而犯愁。

“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城乡统筹进程是极为重要的课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们衷心希望,军店镇政府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现军店街社区昔日的繁华景象。

社区民情日记 篇3

来到双沟小学后,刘俊杰由于敬业精神强,政治思想觉悟高,1998年被镇党委任命为校长职务。他上任的那天,镇党委书记徐杰领着一班人来到学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说:“我来清水听很多人说,在清水教育上干工作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刘俊杰,一个是乔世军,我说,难道这么大的清水只能是他们两个人。”双沟小学属霍城县一类艰苦边远学校,经费非常紧张,校舍都是80年代初修建的,已破烂不堪,面临着修修补补的重任。而根据”两基“达标要求,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可以说,他担任校长可谓受任与艰难之际。一些好心人劝过他:“一个小学校长有啥当头,看你成天忙的,出力不讨好。”也有人说:“你看人家调出去的老师,混的都比你好,你现在还在村里住着平房。”还有人在观望:“看他有多大本事,能干出什么名堂,不挨批评就是好事了。”刘俊杰却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有我的追求,既然选择了,我要尽心尽力的干好。”于是他日夜奔走于各部门,找领导找工头,出去一天没有吃饭是常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建设任务

学校大大小小的维修活很多,他凭着多年的摸索实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活,他会些木工,从家中找来锯、刨、锤、钉子,自己修理,修理时一面给学生做示范,一面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他会些泥瓦工,学校修房顶修围墙,他带领男教师干,校园四周地面坑洼不平,他带领师生平整,节假日里他跑村委会,找村干部要砖,然后带领师生再拉沙铺地,教师铺,学生搬,校长当师傅,那个场面真是热火朝天,师生干劲十足,看到自己铺的砖地又平又整,一点也不比专业工人铺的差,他们脸上都笑开了花,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现在,双沟小学近1000平米的砖地都是他带着老师和学生铺的。其它如种草、种花、修树、打药、浇水、粉刷、上房泥、平整校园操场、拆房、装煤等都是自己干,为的是给学校节省资金,干些大事。另外,学校还有十五亩勤工俭学基地,说起这十五亩地,刘俊杰感人的故事真是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他为了这块地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付出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值班老师都说,我们什么时候在学校都能看到校长独自忙碌的影子,真是勤奋的人,但他的爱人却说:“所有的家务事他全然不顾,是家事懒,外事勤。”

社区民情日记 篇4

今天村里准备栽树,我们没有休息,所以格外的期待,我们早早地起了床,就直奔集合地点。村民都唧唧喳喳地讨论着植树这件事,有的在想像植树是简单还是困难,有的在讨论我们会植什么树,有的在滔滔不绝地传授着植树的技巧。看着农舍里跑出来的鸡鸭,还有路旁开得烂漫却有几分孤芳自赏的意味的杏花,异常地激动,空气中洋溢着兴奋与躁动的因子。

组长刘进带着我们直奔树苗,几个人就扶起了一株树干最粗的,最健壮的树苗,继而为它找个“安身之所”去了。这片山坡因事先挖好坡,左挑右选,选中了其中一个挖的最深的坑,其中一个人扶住树苗,其他组员则一个拿铲子,一个拿锄头,开始刨土,埋根,填土。平时看似简单的铲土掩埋,根埋得不够深,不够扎实,我们又一次拿起铲子动土,并把坑挖得更深,让这棵树以后能更好的在地下吸收水分,茁壮成长。日上三竿,太阳的光辉洒遍了上坡,我们逐渐感到了疲劳,纷纷脱掉了外套,可是把这棵树种好的信念一直根植在心,所以谁也没有选择到山上去休息,都尽己所能地为把它打造为将来长的最好的树做着贡献。

一个半小时后,在我们反复填土,反复夯实基础下,这树总算是顺利栽好,我们站在坡上俯视,觉得它真是众多树中最挺拔,最强壮的一棵,虽然别的组早已有了五棵,六棵的战绩,可是我们依然自豪地认为我们的这棵是最有希望成

长为参天大树的。我们是既要数量又要质量,高兴之余我们又抬起了一棵树苗准备在植一棵,这次可比上次有经验多了,也顺利多了,没用多久,便有成功的植好了一棵,这可虽然显得不如上一样强壮,小小的树架中仿佛有一股拼命向上的力量,我们一改刚开始植树的烦恼,密布汗水的脸上是欣喜的笑容。

第一颗树的种植消耗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转眼,我放眼望去,果真是一片绿油油的整齐的一排排杨树,挺立在村主干道两侧,将来为村里的人们乘凉,嬉戏,让村里有了生气,我相信它们一定能在这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

社区民情日记 篇5

“朝阳巷刘义芳家情况困难,住房不够的问题急需解决”;大平油脂公司排放有污染,周围居民反响较大,重点几家是……双休日要分别上门了解情况”;“花园路开通是本月重点工作,涉及居民27户,其中特困户1户,家庭困难户5户,分别是……”

在含山县环峰镇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唐绍平的30多本工作日志上,一行行记下的全是社区居民大大小小的事情。

“群众反映的事情他都记在上面,解决一件就打个勾。唐书记这个习惯已经有很多年了,有时候一年一本笔记本还不够用。”社区干部储其萍说。

华阳社区下辖6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11800人。20xx年,唐绍平调到这个地处城乡接合部的社区任党总支书记,随身带着的就是这样一个笔记本。14年过去了,从“脏乱差”社区到“安徽省文明社区”,从群众眼中的难管社区到“马鞍山市十佳道德模范集体”,华阳社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文明建设独树一帜,这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凝聚在唐绍平厚厚一摞的“民情日记”中。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吧。”唐绍平随手翻起一本工作日志说:“群众反映的事情都是他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记在本子上,更要记在心里。每天随时拿出来看看,一件一件去解决。我觉得,只有群众相信你,信任你,社区工作才能干好。”

社区居民范后水早年丧偶,20xx年因突发脑溢血致残,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唐绍平主动上门走访,把他家的情况详详细细记在笔记本上,不仅自掏腰包2000多元帮助他,还与他结成帮扶对子,鼓励他坚定生活的信心。如今,日记本里范后水家庭情况这段文字的后面依然没有画上勾,用唐绍平的话来说就是帮扶特困群体不是简单地解决一两件事,要一直帮下去。

对社区居民来说,“民情日记”中每一件事情后面的小小红勾都凝聚着一位社区书记对群众的关爱之心。朝阳巷刘义芳家有7口人生活在一起,家庭情况十分困难,小儿子谈了对象,婚事却因住房紧张而一直耽搁着,刘义芳想搭建一个小平房,但是又违反建设规定,于是刘义芳找到了唐绍平。一方面是实际困难,一方面是政策规定,在这本“民情日记”中,刘义芳的事情被着重画了一道粗线。找县里、找控违办、找城建部门,经过唐绍平的无数次跑腿和解释,所有的部门都同意特事特办,由社区出资帮助刘义芳在自家平顶屋上搭建了45平方米的活动板房。

“他有什么想法马上就记到他那个小本本上,社区搞便民服务圈,搞生活e站,搞道德讲堂,都是他和大家在一起聊天时谈到的。”社区居民张国荣说。从20xx年以来,唐绍平带领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修建了水泥路面近万平方米,铺设下水管道5000多米。社区建成了党员之家、e智空间、宝宝乐园、运动地带、助老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社区警务室,成立了健身队、治安巡逻队、便民服务队,开办了市民学校。在唐绍平的带领下,华阳社区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党总支”、“安徽省文明社区”、“安徽省科普示范社区”、马鞍山市“特色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十佳道德模范集体”等诸多荣誉。

社区民情日记 篇6

3月29日,我走访了辖区**村小区内三户居民家庭。该小区属于**厂管家属区,共有22栋楼房,732户居民,由于是老旧小区,居住的居民以中老年人口较多。

敲开**栋**单元**室居民沈**家的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年近50,面带笑容的男同志,他就是沈**的小儿子张**,自幼残疾,目前与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沈**共同生活。

看到我们前来,张**对我说,书记我还记得你上次到我们家来的时间,很感谢社区对我们母子二人的关心、帮助。

沈**家的客厅很小,除了放一张小方桌、一张轮椅外,也只能容纳3、4个人。向张**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张**热情与我们握手。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转到了饭桌上,我看到桌上已经做好的饭菜,我抬头看了一下钟,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个点就把中午的饭菜做好了啊。”张**笑着说:“每天都是这个点,烧一次,吃二顿。”

我再仔细看了一下饭菜,纯素,二菜一汤,我知道这就是他们母子二人一天的伙食。

来到了沈**的卧室,房间很小,大约6、7个平方,但房间及床上却很清爽,老人平躺在床上,看上去比上次来的时候更消瘦了一些,看到我们,老人家高兴的合不拢嘴。

在详情询问了情况后,我们得知,一个月前老人家摔了一跤,导致盆骨粉碎性骨折,房间堆放的大量尿不湿都是为老人准备的。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平时上班,休息时才能抽空来看望老人。

离开时,我再次打量了一下坐在轮椅上的张**,我发现他的头发又长了不少,我说:“张**你的头发又长长了,明天我请人来给你理发。”他笑眯眯地说:“谢谢书记,过一段时间吧,不能老麻烦你们,反正我也不出门,下次请他给我推个平头,两个月一次就够了。”

经过上午的走访,我心里许久不能平静。在我们看来,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张**,面对失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却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义务,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和传承。

一个几乎失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在面对别人给予他的帮助时,他总是说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是一个懂得付出,更懂得感恩的人,我们也应该为他们付出,给他们提供帮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社区民情日记 篇7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工作量大繁杂。为了让广大居委会工作人员身在岗、心到位,真正“身”入居民,龙鼎山庄社区管委会的领导推行了《民情日记》制度,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群众时,民情日记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整理、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做到“居民情况一口清、特殊群体一口清、骨干对象一口清”,能够当时解决的必须当时解决并记入日记;不能当时解决的也要记入日记,社区能解决的社区解决,社区不能解决的向上级政府或部门汇报。

几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的《民情日记》加在一起达到几十万字,《民情日记》成为工作人员连民心、听民声、解民忧的新的有效载体。家住社区D区的老人王涛因病一条腿截肢,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可是自从生病后心情压抑,有时总爱和老伴发脾气,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将老人的情况记在了《民情日记》里,也记在了心上。先后为老人申请了提鞋器和轮椅,以此来方便老人出行,还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里帮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陪老人聊天,让老人时刻记着党和社区没有忘记他。家住B区的任喜财、曾秀芬老俩口都是党员,是一个祖孙三代同堂的五口人之家,在走访中工作人员发现曾秀芬老人没有工作,她的脚因为糖尿病而溃烂行走不便,她的儿媳没有工作,孙女正在上大学,在社区的帮助下,先后向区委组织部为其申请帮扶款3000余元,社区主任梅莉莉还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她们家中走访看望,了解老人的生活情况,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

龙鼎山庄社区的《民情日记》不仅记录问题、解决问题,也在潜移默化地向群众释放善意,让社区工作人员时刻以居民利益为上,有效的提高了她们为居民办事的效率,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理解度和信任度,更有效激发了群众反映社区情况的积极性。

20**年4月16日 星期一 多云

今天,我开始了“串门行动”。走在李家村平坦的村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经过上一次义诊活动,村里有不少人已经认识我了。走进孙福聚和孙丛木的家,坐在他们的炕头上,面对面的交流。从个人经历到家长里短,从以前的困难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无话不谈。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第一书记交流,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毫无陌生感。在孙福聚家,孙大叔把自己希望能办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一一记下。孙丛木是村里的低保户,本人二级残疾。我见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屋内摆放着一些杂物。虽然每月能及时领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会更加拮据。孙丛木的妻子金大娘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我对金大娘进行了安慰,希望他对生活充满信心。我对孙大爷反映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记录,帮他向有关部门咨询一下有关政策。

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

社区民情日记 篇8

按照xx市委“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的要求,市财政局工作组深入xx镇xx村开展大走访活动。几天来,工作组白天走田间地头,下村组屋场,探访学校,看望老党员、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与党员干部进行座谈;晚上和群众聊家常,谈生产、算收成、促增收。通过几天的走访,我们真正倾听了群众的心声、感受了百姓的疾苦,基本摸清了村情、知晓了群众的期盼。

小天地放飞大梦想

3月7日,工作组来到xx小学,这是一所普通而又特殊的农村小学,全校7个教学班级,280名学生,其中还含一个幼儿班,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怎样才能让学校承担起必要的责任,进行有效的监护和管理,给予留守儿童家庭般的温暖,是我们走访的一个重点。在交谈的过程中,工作组建议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归属感,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同时,工作组了解到学校拥有一个幼儿班,存在幼儿娱乐设施缺失问题,并将通过全局党员干部献爱心解决这一问题。

集思广益、谋发展、献计献策、促和谐

X月X日,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春风中带有丝丝寒意。一大早,工作组组织50余党员干部进行座谈。“我们不是来做客的,这次来就是要听取父老乡亲的想法和需求,听取大家对发走访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说真话、说心里话”,开门见山的这番话让刚开始有些拘谨的村民一下子轻松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纷纷踊跃发言,积极献言献策。72岁的老党员、老支书邹兴高说:4—6组的农网改造未完全实施到位,部分电杆电线未更新,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现任支书曾太山谈到:xx村一直没有村级办公活动场所,村支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14组组长邹钢讲:现在党的政策好,富民惠民力度大,但xx村最大的问题是山塘需加固维修。这些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下一步通过大走访活动,促进xx村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思路。

关心走访老党员

X月X日,我们顶风冒雨继续开展大走访活动。我们来到七组村民邹礼善家中,82岁老人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聊了起来。当我们问到:邹老您在生活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帮助解决的吗?这位1972年入党的老党员笑着说“现在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交了几千年的‘皇粮’取消了,种地还给钱了,购买良种农机农具都有补贴,我没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的。”但我们看到他住的土砖房,已出现裂缝存在倒塌的安全隐患,揭开锅盖,仅有些剩饭素菜。后与村会计邹高尚了解到邹老与老伴独自生活,从来不向组织提要求、讲条件,并教育后代树立多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我们感触很深,找到其三儿子邹忠云,叮嘱他下雨时将父母接到他家住。工作组初步确定邹老为下一批爱心走访的'对象之一。

社区民情日记 篇9

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党员发挥作用长期化

按照镇党委三分类、三升级的要求,本着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原则,村两委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走访,建定稿版立了家庭档案,努力做到了党员三争创,五必访,即:居民有突发事件,有不良情绪,有家庭纠纷必到。对困难家庭、住院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劳教释放人员、孤寡老人必访。突出政治优,年纪轻,文化高,致富强的重点,把致富能手、工作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使全社区党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一定提高。

建立鼓励制度,激发社区党建工作新热情社区党支部以文化创和谐服务居民群众为重点,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在全社区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区氛围。

1、我社区在石板滩镇新春茶话会庆祝活动中,社区党支部组织群众参加了文艺晚会,社区党员及年轻的姑娘们为大家献上了希望的赞春天的`故事,受到了居民、党员的赞扬。

2、月份举行的石板滩镇第一届全民运动会中,我社区积极号召群众参与,在此次体育竞技中,我社区代表队获得了骄人成绩,在男子4*100米团体接力赛中斩获团体第一,总体表现得到了镇领导的高度赞扬。

社区民情日记 篇10

上午,我们走进了海勒派尔社区退休老党员买买提·吾斯曼的家,一进家门,老人就热情地将我们迎了进去。小小的客厅里两张沙发,一个茶几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也充斥了我几乎全部的视野。沙发上凌乱地铺着厚厚的一层层的东西,是棉被还是垫子,还是各种衣物?似乎什么都有。茶几很乱,盖着厚厚的一层灰,除了一些瓶瓶罐罐,还有一堆被掰碎的,颜色深浅不一的干干的馕。这些馕,到底已放了有多久呢?茶几的脚上放着一个白色的碗,里面除了有一块干馕之外,还有一根干干净净的羊骨头,我不知道,这个碗里曾经盛放的是老人今天的早餐,还是几天前的午饭或者晚餐?

老人很健谈,不停地向我们叙说着他的历史与个人情况,因为语言不通,我只能通过同去的维吾尔族同事的翻译,才了解到老人的一些情况。老人曾经当过兵,部队退役后在铁路上工作,是一名道班班长。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每每说到这句话时,我能感到他的骄傲和自豪。老人没有家人,独居的他又是怎样熬过那些有病痛的日子?又是怎样打发着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

虽然老人的身体很硬朗,虽然他的笑容很灿烂慈祥,可我的心却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过几天,我们还会来,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帮他整理整理凌乱的房间,打扫打扫厚积的尘埃。也许,我们无法带给他永久的快乐,但至少,我们能让他的心温暖并幸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