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演讲稿 > 范文 > 导航 > 最新特洛伊观后感四篇

特洛伊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3

最新特洛伊观后感四篇。

从小到大,我们都看过很多出色的电影,那些优秀的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受益匪浅。如果想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就要动手写一篇观后感了,你是不是在找作品名的观后感呢?你见过有关优秀观后感的范文吗?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本文将向您推荐一篇有用的观后感,“特洛伊观后感”。请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我们会尽力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内容!

特洛伊观后感 篇1

在浪漫壮观、引人遐思的古希腊,奥林匹亚众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恨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在这其中,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记录的特洛伊之战更是后世剧作家与观者反复演绎的经典作品。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受希腊斯巴达国王之邀赴宴之际,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妻子海伦,对方倾国倾城的容貌让他不能自已,遂将海伦带回自己的国家。此举引发了希腊诸国的愤怒,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的号召下,一支强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向特洛伊挺进。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阿喀琉斯、奥德修斯、赫克托尔等英雄各逞英豪,谱写了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唏嘘的传奇史诗……

爱情带来了战争也结束了战争!在最后阿喀琉斯奋不顾身的去找那个女人着实感人啊。在恶毒的人也有心软的地方。只是纠结为什么那个女人不去为阿喀琉

斯挡一箭呢?好像期待他们能在一起,或者那个女人跟阿喀琉斯一起死去。观看电影《特洛伊》始终是一个平静的过程。没有悬念,没有巧合,甚至没有过多的出人意料。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对《荷马史诗》的内容和情节早已耳熟能详。特洛伊战争几乎完全来自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女神忒提斯的婚礼没有邀请离间女神厄里斯,怀恨在新的她将一个刻有"赏给最美者"的苹果丢在婚宴上,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阿西娜,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只的争吵,为他们评判的帕里斯将苹果给了爱神,于是,另外两个女神发誓要向特洛伊人抱负。希腊的皇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夺走,这成了双方交战的导火索,除了1000只战舰和双方的20万大军之外,奥林匹斯众神都加入到这场大战之中,战争持续了10年,双方都损失巨大,在最后阶段希腊方面的奥德修斯设"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的城池,海伦又被带回希腊。

就像荷马自己说的那样,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整部史诗的主线,影片的第一主角仍然是阿喀琉斯。电影也是以阿喀琉斯的出场而掀开帷幕的。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开端。两军交锋,势均力敌,各不相让,恰恰需要一个超人式的人物出现来打破僵局。而阿喀琉斯正是这个创造奇迹的关键人物。当主帅传令召他出阵时方知他并未在队伍中,便火速令人回去请他出战。孰料我们的英雄此刻却在自家的纬帐中睡眠正酣。闻听前线有难后仍不慌不忙地更衣披挂,搬鞍认镫。通过这一系列的铺垫已经在观众的心里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期待和渴望。到这里,导演已经很成功地完成了对阿喀琉斯这一英雄人物的初步塑造。这样一个开头尽管充斥着强烈的美国风格,但却很好地避免了史诗中众神争夺金苹果的冗赘的开篇。此之谓编剧的聪明之处。这个开头真是相当精彩。但是若再想影片中寻找类似的精彩之处却寥寥无几了。

用电影手段重新诠释经典历来是件不讨好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招致失败。影史上成功的例子虽然不少但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这部史诗巨片《特洛伊》是否真的重现了史诗应有的恢弘魅力和气质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史诗原作中一切皆由神安排,人类逃不脱神的掌控。其实整个特洛伊传说的悲剧色彩,也正在于此。但是在电影中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布拉德·彼特扮演的阿喀琉斯以及奥兰多·布鲁姆扮演的帕里斯视为神而不是人。他们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无一不体现出人类的特质。因此在影片中,所有的神都已经人化了。这个问题不知是否应该归咎于导演。

此外,影片中的众多人物也有许多问题。首先是特洛伊皇后海伦。原作中把她形容为天下第一的美人,但是到了电影中,演员本身的气质不足以表现出美女海伦的全部风采,相貌平平不说,单是寥寥的几句平庸台词就让人感到希腊与特洛伊两个国家因为她而发动持续十年的战争是多么荒唐无比的事情。其次是我们的第一英雄阿喀琉斯。阿伽门农要想胜利,只有依靠勇士阿喀琉斯——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士。傲慢、反叛又不可战胜的阿喀琉斯向来只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他对名声的追逐永不厌倦,这是他才是高举阿伽门农的旗帜攻打特洛伊的真正原因,然而突然降临的爱情决定了他的命运。阿喀琉斯给我的感觉总好像是前后判若两人,人物性格发展得有些太过突兀了。为了国家的纷争而退隐山林,为了兄弟的惨死而怒向刀丛。虽然原作如此但剧情发展得总是显得突然而缺乏条理。褪去神话的光环,单纯表现阿喀琉斯的英勇,一个四肢发达,头脑极度简单的形象便取代了原作中真正的、核心的英雄,同时削弱了他的悲剧英雄色彩。

总体而言,影片有些穷途末路之感。这也是好莱坞电影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但是荷马的巨作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影片的不足。希腊不仅仅在思想及科学领域点燃了西方文明的火花,那个人神共存的世界,同样为艺术奠定了根基。尼采用一本书,论述了艺术的根源便是悲剧性,而这悲剧性恰恰来自于希腊的文化。那些传说,那些被诗人们所吟唱的神与英雄的悲壮事迹,成为整个希腊乃至世界的财富。显然,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特洛伊观后感 篇2

赫克托注定要走出大门去面对愤怒的阿基里斯。死亡就在外面。他的敲门声清晰可辨。你能开门吗?宿命难道是一种力量而不可抗拒?

英雄要在最光彩的时候殉难,唯有此才有震撼力。谁愿意看到一个漂亮的男人死在床上?也许,战争给了他们最好的舞台,他们在幕布的尽头死去。

阿喀琉斯,一个天生的勇士,在希腊享有“不死战士”之称,从未打过败仗,从不屈从于任何人,只为自己的心而战,为自己的名誉而战。

荣誉,这就是桀骜不驯的阿喀琉斯为之而战的理由。

“你若不去打这场仗,你会娶到一个好女人,之后儿孙满堂,他们敬重你,喜欢你。但是当你的儿孙死了,没有人记得你。如果你去打这场仗,你会死,但是你的名字将会流芳百世” 阿喀琉斯的母亲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说的一番话。

阿喀琉斯要的就是这份简单的荣誉感,战胜了,他不会在乎名,在乎利。他只想要自己的名字能流传下去。

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表现出智慧和勇敢,对勇敢的女性献祭忠心耿耿,对表妹的关爱和保护,对侍从的体贴。特别是最后他因赫克托尔杀死了表弟而与其决斗,将赫克托尔杀死,并将赫克托尔绑在战车后面拖回军营,后又因特洛伊老国王的请求归还赫克托尔的尸体,同时承诺,在赫克托尔大葬期间,12日不进攻特洛伊。这一切的一切,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旷世勇士,一个盖世的大英雄形象。

生活、信仰和祖国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最必要的部分,它们能激发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力量。珍惜属于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名与利皆是身外之物,有爱人与自己来分享,名与利才显有意义的。

因为爱,人活在这个世上才觉得温暖。

古老的特洛伊从未被攻破的城墙倒下了,熊熊火光映照着爱琴海。无名士兵的士骨留在其他地方,而历史只写给国王。爱琴海依然清澈,海边的沙滩又静了下来,特洛伊故城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烽火台上,英雄的身影会出现在**?

而这所有的一切,又或许不过仅仅是荷马吟唱的歌谣。

在残酷的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是生命的价值。战场是勇士们争夺荣誉,轰轰烈烈的战斗和死亡正是一种拔高了的人格,人对于自我生命悲剧般的牺牲。从神性到人性的沉降,不得不说是一种人类对生命及个体情感的深层思索。

英雄伟大,贵乎坚韧不屈,勇往直前。但是可贵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爱人,家人的深沉的爱。真正能推翻这座城市的不是军队,不是阴谋,而是温柔而悲剧性的爱情。

特洛伊观后感 篇3

然后是赫克托和阿基里斯,特洛伊战争中的两颗星星,它们是最辉煌的,但无法逃脱命运。他们都是典型的希腊英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战争甚至属于他们两个。阿基里斯来追求荣耀。他是一个单纯的战士,追求胜利,渴望永生。

即使他母亲告诉他自己的命运,他还是选择了荣耀。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个值得一生的赢家,因为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抓住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诚然,如每一个天之骄子一般,他有着致命的性格缺陷: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冲动易怒,这些也令他丧失了许多,留下了无穷的遗憾。

相较之下,赫克托尔则更加温和。他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他有着身为王子的责任,有着身为战士的天性,他就像特洛伊的城墙一样,坚定不移地守护着自己想要守护的一切。他的内心应该是厌恶战争的。

他本该会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就这样,两个人在战场上相遇,一个为荣誉而战,一个为保护而战。他们两人的战斗成了这场战争在历史书写的激昂一笔。

之后,赫克托尔落败,阿克琉斯因着愤怒甚至拒绝让这个他本该惺惺相惜之人安息;最后,在特洛伊城墙,阿克琉斯没有死在一场光明正大的决斗中,而因帕里斯的暗箭而亡。他们两个都是这场战争浓墨重彩的悲伤。

对于其他人,我们不得不提到阿伽门农、巴黎和特洛伊的老国王。阿伽门农,可以说是战争的最大赢家,也是战争本质的操纵者。他是一个典型的权利狂热者,渴望土地和财富,充满自豪的统治者。

他不能容忍阿基里斯在士兵眼中的神圣,不能容忍阿基里斯的傲慢,甚至不能试图压制阿基里斯。他似乎是这场战争中的头号恶棍。巴黎是这场战争受害者的代表。她美丽、善良、勇敢,给阿喀琉斯带来了她一生中从未见过的和平。然而,守护神的圣女却要遭受战争带来的迫害,就像普通人与这场战争无关一样。特洛伊老国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赫克托死后,半夜他一个人到阿基里斯兵营去乞求儿子安息。

事实上,当希腊联盟即将到来时,他告诉巴黎这次要为爱而战,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老父亲。即使我们知道没有大赢家,即使我们知道我们的儿子确实犯了一个大错误,我们仍然鼓励我们的儿子与他并肩作战。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然而,他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无论是在开始还是后来,他都没有为一个好的君主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来说说这场战争本身。战争的本质,无外乎权利与财富的争夺。这场以爱为名的战争也不免难逃俗套。

在海伦的借口下,阿伽门农联合亚洲国王进攻特洛伊城。事实上,阿伽门农觊觎特洛伊的土地和财富,想要更多的财富。阿喀琉斯曾经问他的表弟,你为什么打架,是的,为什么?一个最底层的士兵,可能甚至从没见过自己的君主,却要因为那个素未谋面之人的一个命令赌上自己的性命投入战斗。

更悲哀的是,这场战斗可能并不是为着保护自己的国土,保护自己的家人,而是在异国他乡去屠戮他人的家人,侵占他人的国土,这一切,也不过是为了高高在上的那几个人的私欲罢了。雨果曾经说,治人者的过错不是治于人者的罪过。然而,千千万万的治于人者却不得不因着少数几个治人者的一声两声命令或身首异处或横行不义。

对于这种悲哀,实难言明。除了为何而战,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特洛伊战争》都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为何而活?“你留下来,能过平静的生活,你会找到一个好女人生下许多小孩,儿孙满堂,他们会敬爱你,你走了他们也会记得你,当你的子孙后代都不在人世,你的名字就会被遗忘;如果你去特洛伊,荣耀将属于你,你的伟大事迹将流传千古,世人将永远记住你的名字,但如果你去特洛伊,你将无法再回来,你的荣耀将为你带来灭亡……”阿克琉斯最终选择了为荣耀而死,他无悔!

这些体现的是一个很现代的词——人生观。人生观没有对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意如何选择是个人的自由,只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即可。

特洛伊观后感 篇4

《特洛伊》是由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由美国 / 马耳他 / 英国制片,片长163分钟 / 196分钟(导演剪辑版),2004-06-12(中国大陆) / 2004-05-14(美国)上映。

在浪漫壮观、引人遐思的古希腊,奥林匹亚众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恨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在这其中,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记录的特洛伊之战更是后世剧作家与观者反复演绎的经典作品。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 饰)受希腊斯巴达国王之邀赴宴之际,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 饰),对方倾国倾城的容貌让他不能自已,遂将海伦带回自己的国家。此举引发了希腊诸国的愤怒,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布莱恩·考克斯 饰)的号召下,一支强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向特洛伊挺进。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 饰)、奥德修斯(肖恩·宾 饰)、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 饰)等英雄各逞英豪,谱写了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唏嘘的传奇史诗……

本片荣获2004年青年选择奖最佳男主角奖(Brad Pitt)。

荡气回肠,史诗大片,再次重温。刚刚看过了斯巴达300勇士,再看这部片子也和斯巴达有点关系。不过,角色已经从保卫国土转换为进攻别国。原因是斯巴达的王后被人家带走了。这就是著名的特洛伊的故事。

小时候,我很迷古希腊的神话人物,总是幻想能成为战神阿瑞斯,念念不忘女神雅典娜。虽然我一直搞不清楚众神的关系,只是大概知道宙斯类似玉皇大帝,赫拉类似王母娘娘,诸如爱神、太阳神阿波罗、海神波塞冬等等。大学时想好好研究一下,于是买了一本古希腊神话传说,结果翻开就是看不下去。于是这么多年就拖下来了。还是通过电视电影观看诸多希腊神话的题材,才有了多一些的了解。

阿喀琉斯一直最能打的战士,唯一的弱点就是脚踝,最后就是死在这一点上。如同我国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某高手天下无敌就是有一个弱点,最后被对方知道,死在这一点上。赫克托耳是真正的男子汉,是真英雄,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是非常好的国王接班人,非常遗憾的与阿喀琉斯决斗而死。

美丽的海伦不知所踪,十年战争为她而起,红颜祸水是发动战争很好的借口。想想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也不失英雄气概。

永远不能放松警惕,即使在胜利之后,特洛伊木马屠城教训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