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演讲稿 > 范文 > 导航 > 港囧观后感14篇

港囧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2

港囧观后感14篇。

港囧观后感 篇1

假期唯一的放松活动可能就是去电影院看了港囧。

对于看港囧我是百般抵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我不喜欢赵薇,人丑,演技差,所以我暗下决心,赵薇演的电影,我不花钱去电影院看;第二个,从名字来看,就是狗尾续貂,可能是泰囧的延续吧。

结果大出所料。片子竟然还不错,当然,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号称主演的赵薇,其实并没有多少镜头。否则光看她就能吐了。我评价片子的好坏有个最简单朴素的标准,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睡着,一般去看电影的时候,都可累可累了,可困可困了,如果电影不好看的话,真是能睡着啊。

从影片的内容来讲,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搞笑片,包含着对于青春对于初恋的无线怀念和不甘,所以有点青春偶像片的风格,但是要是从偶像片的角度来看,徐峥差点事,赵薇差点事,其他人更不用说了

爱情是美好的,很多人都坚信爱情的存在,但是很少有人能和初恋的情人修成正果,而初恋是在最美的年华,而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初恋永远被人怀念。

爱情为什么那么美好呢?因为爱情是一种奢侈品。不是谁想有,就能有的。只有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了,或者说你还对于物质不在乎,才能去追求爱情。

影片的音乐采用的是香港的各种旧的金曲,为影片填色不少。但是有个问题,别人的歌,你就这样拿来用合适吗,还有,大家都是拿来主义,那音乐如何进步?还有,音乐用的太频繁了,最多的地方,是3首还是4首歌一起放,连着放,有点过了。

总之这是一部披着喜剧片外衣的青春剧,让每个人不禁想起我们曾经的青春,那无畏的岁月,那难忘的初恋。

港囧观后感 篇2

人在囧途系列最好的还是第一部,虽然是一部模仿的类型片,但不管笑料还是深度都足够好。由于有《人在囧途》打底,所以对《泰囧》期待过大,导致我看《泰囧》的时候落差比较大,虽然好评很多,但我依然觉得整个片子表现平平。到了《港囧》,没有了像《泰囧》一样高的期待反而最后看的效果很好,笑料虽然在有的点上做的很一般,但在大环境下,也会受到身边观众的带动,在这点上没有很大的问题。看之前略微看了些评论,看的都是差评。主要是下面几点:

一、关于怀旧和歌曲,虽然有的歌曲略显突兀,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还是不会很出戏的,这点我觉得还好,只是稍有一些不适;

二、深度问题,由于泰囧是一部纯喜剧,在港囧中徐导想要有新的突破,于是想要既有笑又有深度,但深度方面确实是没有做好,不过我觉得并不妨碍影片的整体,总的来说这还是一部喜剧为主的片子,至于深度方面还需要更好的把握和喜剧方面的关系;

三、演员,对于演员最主要的批评是包贝尔和赵薇。包贝尔必然要和王宝强比较,比较下来当然是王宝强的效果更好,包贝尔其实表现还算可以,唯一的问题是他莫名其妙神经质的笑声太让人不适,对于说他模仿王宝强,我觉得还有待商榷,毕竟他俩的风格确实是有一些相似。赵薇同志真是灾难一般的存在,虽然挂着女主的牌子,但是并没有很多的戏份,在仅有的戏里面演技也是烂到可以,简直不忍直视。还有赵同学的大舌头,也是太美。第三个演员就是杜鹃了,虽然片中是女神定位,但她的瘦骨嶙峋和飞机场确实是让我受到了惊吓。总的来说,这部片的效果并不差。

即使有美中不足,但对于普通观众和中国电影来说也算是中上乘之作了吧。

港囧观后感 篇3

《港囧》影评:记一次难忘的出轨**:电影新闻腾讯娱乐腾讯娱乐专稿(文/图宾根木匠责编/三替)蔡拉拉三番五次地质问徐来:

酒店都约好了,***都拿好了,还敢说不是**?徐来理直气壮地做出了否认,他约的是初恋,一直欠一个初吻的初恋,那是美好的青春记忆,是曾经年轻过的生命证明,怎么会是纯粹精虫上脑的**?这个逻辑没有错,尽管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老男人的动机,但《港囧》还是将徐峥扮演的徐来置于了一个相当的道德高度之上,相较于《心花路放》里的郝义,徐来没有猎艳的企图。

作为一个多年来郁郁不得志的倒插门女婿,徐来“不得不”从画家变成了**设计师,然后结了一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婚,于是,当年的初恋,那个欲吻未吻的纠缠(我甚至想起了《乱世佳人》(观剧)),成为他摆脱当下平庸生活的“彼岸”象征。跟傻白甜的老婆比起来,初恋杨伊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环游世界,戏梦人生,多年过后出落得愈发女神范,这几乎是徐来生活的镜像对照,徐来迫不及待地跑到香港奔向杨伊,更多的是对自身生活不满的一种发泄。到处惹麻烦的小舅子蔡拉拉搅黄了这次旅程,甭管徐来为的是什么,蔡拉拉认定了这是一次“**”,徐来百口莫辩,于是,这就成了一次霸王硬上弓的**之旅——蔡拉拉使得徐来这趟**之旅九死一生,徐来误入片场,头戴铁盔,这几乎是一个绝妙的隐喻:

上面的头带着铁盔,就是下面的“头”带着枷具,无可奈何。跟《泰囧》比起来,《港囧》最大的区别是从比较纯粹的动作喜剧变成了性喜剧,“**”不成,映照着片头“不孕不育”的徐来困境——对妻子的意兴阑珊,直接造成了例行公事式的无趣性生活,徐来的心不甘情不愿导致“小蝌蚪”的心不甘情不愿,所谓不孕不育,其实不需要老中医,只要解开徐来的心结就好(可见完全是心因性的)。而人物核心动机的性意味,又理所当然的造就了整部《港囧》的“黄段子”趣味——当然这并不低俗,饮食男女,就那么点破事。

《港囧》还是精心设置了不少惊险的动作场面,追车跳楼枪杀照单全收,这也是《泰囧》编剧思路的延续(过多的“悬崖拉手”桥段有点重复,那场飞车戏也与《泰囧》如出一辙)。不过《港囧》明显有两条叙事线,除了徐来“**”,还有坏警察杀人引发的警匪犯罪叙事线,与紧凑圆融的《泰囧》比起来,《港囧》的两条线略嫌松散,葛民辉、李璨琛那条阿sir线,也有着独立的人物命运起伏,与主线其实无干——《泰囧》里的泰方配角则全都是面目模糊的功能符号,使得全部目光都集于主线人物身上。人妖、佛庙、大象、泰拳,《泰囧》中的地域背景有着浓浓的泰式咖喱味,无需过多的视听符号设计观众就能轻易的识别;而随着内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市化的香港却已经丧失了当年对于内地民众强大的感召力,于是乎,我们在《港囧》里感触到的香港是一个洋溢着怀旧情绪的香港,一首首粤语老歌和老片演员串联起录像厅时代的记忆,这种时空移位也反映了香港作为文化符号在大陆文化生态中的逐渐衰微,“现在时”的香港都市街景内地观众们早已无感,而真正有刺激性的涉大陆内容根本无从置喙——吴耀汉抱着两罐奶粉打趣徐峥,已经够到天花板了。

摩天大楼外悬挂的玻璃板非常漂亮。徐来、徐妻和杨伊站在上面,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这是三者关系成功的视觉外化。徐来在玻璃板上的诉说是他一次向妻子迟来的告白,这么多年来,妻子一直默默的爱他、支持他,这种倒追式的关系很容易让人想起周星驰——果然,徐来最后念起了经典的周星驰台词,好在徐来娶了这个倒追自己的女人,如果错过的话,那真的跟周星驰电影毫无二致了(拍喜剧的老男人都有类似情结?)。

徐来实际上已经打倒了杨伊,但他没有这么做。这时,他突然醒了。他真正爱的是他的妻子。婚外恋这种事,也无需妖魔化,《廊桥遗梦》、《一代宗师》里都有浪漫感人的描写,不过当今世界,婚姻家庭还是社会稳固的基石,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颠扑不破,对配偶的忠诚也会被作为美德传诵,这种对婚姻的回归对家庭的重视显然是“正能量”价值观,也符合商业片的诉求。**为什么难忘?

就是因为没有约到。没有约到不是因为约不到,而是人到了发现心没法到,始终追求灵肉合一,这就很好。当然,徐来是幸运的,他有一棵那么痴心爱他的“菠菜”,这种紫霞仙子式的妻子可遇不可求。

现实中,许多遭遇婚姻危机的中年男性与妻子有着深刻的分居,这并不像徐来那么容易解决。不是每一只迷路的小蝌蚪都能找到家。

港囧观后感 篇4

中秋那天去看了《港囧》。三年前的三遍《泰囧》都是在电脑上啃的,觉得自己还欠徐峥一张电影票。

《泰囧》那会,故事讲得非常动人,完整的主线,紧凑的情节展开,恰到好处的演绎外加那点异域情调,都是锦上添花。所以过节难得看场电影,自然毫不犹豫选择了《港囧》,期待为最近苦涩如咖啡的生活加勺糖。遗憾这糖加得有点重,整杯咖啡包装精美,却甜得廉价。

观影过程不甚痛快。全程伴有观众鬼畜般的笑声,比情景喜剧不解风情地插入的机械笑声还要莫名其妙。实话说,电影第一个让我发笑的地方,居然是陈百强《偏偏喜欢你》作为背景乐深情款款响起的时候。常常循环的歌里一瞬间没了情怀,多了分为赋新词强说愁。就像刚闹完肠胃的人,面前原本摆着的清粥小咸菜,被换成鸡油拌饭,上面还搁着三大块梅菜扣肉。

以前常要写读后感、观后感,却总也写不好。老师说是心太大。恨不得把整本书、整部电影重述一遍,却不留余地把自己的故事好好讲一讲。贪多,便嚼不烂。电影也是如此。不是徐峥的才华撑不起他的野心,而是太想讲好别人的故事了,忘了把自己的故事也好好地讲。《港囧》里,徐峥自己的故事其实是个情怀故事,可是却下了太狠的分量在抖包袱、赚眼泪,营造高潮连连上面,让这锅鸡汤口味太重,让自己的故事反而虚弱。鸡肉的香味呢?被盖过了。要讲的情怀呢?瘦了。

事实上先抑后扬或者先扬后抑都是叙述手法,只是觉得,要讲好有关情怀的故事,还是不要太执着于情怀二字。

港囧观后感 篇5

19) 只要没有肢体上的接触,我不阻拦你。不是你在阻拦我,是命运在阻拦我。

20)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

21) 它像卡在我喉咙里面的一根鱼刺,那是青春的鱼刺,那是很美好的鱼刺。

22)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23) 女人最大的本事是把男人变成理想的炮灰。

24) 我心里有个结,也许是我的小蝌蚪不甘心。

25) 相信我,我如果骗你的话,就让玻璃裂开。

26) 我这辈子只叫徐来,清风徐来!

27) 我原本以为我找到你是为了和你旧情复燃,可到临头我才发现,那只是我潜意识想要解开的一个心结罢了。

28) 我的青春真实存在过。

29) 是时候跟过去道别了。

30) 我嫉妒你,嫉妒你没有才华还能胡作非为。

31) 我的理想是D罩杯的,但是现在我的人生就是个飞机场。

看过港囧经典台词的人还会看:

港囧观后感 篇6

今天,电脑始终在循环**王菲的这首《清风徐来》——《港囧》的片尾曲。

我觉得……至少是固执地自我认为,徐峥想讲的《港囧》,其实是在这首片尾曲中的。而之前的110分钟,不过是徐峥欲抑先扬的铺垫——虽然《清风徐来》词曲,是编剧赵英俊。但,这是徐峥的电影。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哪个剧本没有分生。你越想证明,你就越不确定。也许完美和完整不是同一件事,和我谈笑风生,那些可以满足却不能要求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电影院中《港囧》散场时。当大家笑着离开舞台时,王菲的声音突然响起。那一刻,我站在那里看了一会儿,被大银幕上电影结尾的字幕弄得眼花缭乱——这不仅是因为天皇的声音,更是因为这首歌的缓慢哀伤,与之前110分钟的基调完全不同。

也正因此,我才觉得这首曲子,才是徐峥真正想要写给观者的日记——或者说,是他在剧本中分生的“徐来”,想要对你我讲的悄悄话……

更何况,人那些欲言又止、欲藏心底却不吐不快的箴言,往往不都是在行将离别时,才终于鼓起勇气启齿嘴边?

但或许,徐峥并不仅在这四分钟词曲中,才表达着自己——全片中,他始终在隐隐地阐释着“完美和完整不是一回事情”的缺憾。

所以,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哭着看电影?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中年男人婚姻之痒的电影,或者我根本就没注意。全片中,让我动容的是徐来的职业境遇

他曾经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学生。初恋情人杨伊也这么认为。当时的仰慕者蔡波也这么认为。

然而,他洋溢的艺术才华却完全无法抵挡眼前的现实。

如果不是蔡波,艺术系的他只能走出招聘大厅,但即使有了蔡波,他也只能成为一名**设计师。

但设计**,从来不是徐来的理想。

于是,当徐来把自己跪下的梦想告诉杨伊时,我觉得胸口很快就被堵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是的,那些向现实下跪的梦想,又何止徐来有?——你没有吗?你们没有吗?他没有吗?他们没有吗?……

至少,我有。

所以我几乎看完了电影的后半部分哭-作为一个34岁的男人。我不敢哭,因为我妻子就坐在我旁边,这是我们过去几个月难得的放松时间。我很累,她也很累。

我不想因为我的精神受伤而毁掉她试图放松的哪一刻。

所以,我选择了阴郁来隐藏在电影院的黑暗中

那些向现实下跪的梦想,是因为不够勇敢和坚持吗?当然——至少徐克多年的事业、情感和家庭压抑证明了他的妥协和懦弱。

而片外的徐峥,又似乎在用《港囧》,证明着他的勇敢和坚持。

但当我们以徐峥是人中龙凤,而我等是凡夫俗子“自我安慰”时,我们只是想说:我们丢人地“怕”了——怕输,怕连现有的生活都抓不住了,怕自己没有从零开始的底气。

所以,我们选择妥协,像徐来一样妥协。

港囧观后感 篇7

从《港囧》现有剧情看,就是一部传统错摸喜剧,而之类高度剧情化的喜剧,最依赖的显然是演员表演,也就是说,情节好不好笑,要看演员能不能把它演好笑。

实事求是的说,《泰囧》最大的笑点和看点,依次来自王宝强、黄渤、人妖姐姐和范爷,大家都看到了,上述强援这次一个都没有。

不能说徐峥不是好演员,也不是包贝尔不够分量,而是以现在的能量,是撑不起一部现象级大片的。

当然,好笑并不是衡量影片卖座的唯一标准,可是《泰囧》毕竟是部喜剧片,一部不好笑的喜剧用什么证明自己是喜剧呢。当然有人说,《心花怒放》也不够好笑,照样热卖,可是《心花怒放》没有遇到下面的问题。

二、 更倒霉的是,还遇到神一样的“对手”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失利电影大多有个“神”一样的对手做映衬。

在厮杀激励的国庆档期,本就底气不足的《港囧》在《鬼吹灯之九层妖塔》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年底票房冠军种子选手和年度超级黑马的包围中,介么好的运气只能让人说一句:请多保重。

照理说,国庆期间观众是有看喜剧的刚需的,可是这样的刚需被口碑更赞的《夏洛特烦恼》满足了,观众也有看大片的需求,那么请看《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等等,好像还有一部徐峥的喜剧叫什么来着?

没有人怀疑,《港囧》是一部极度互联网的电影。

从先导预告片通过互联网首发,到定档发布会的网络直播介入,互联网贯穿并主宰所有影片话题的逐步传播与发酵。最后网络售票介入线下实体院线,网络院线的出现直接将影片送达用户。

可是光线忘记了一件事情,互联网只是工具。

互联网本身是不会创造票房的,电影才能创造票房。互联网能做的,只是聚合平台,对于电影营销来说,任何手段和工具都只是在做一件事——聚集人气。可是当电影本身有问题的时候,互联网就从聚合人气变成了散人气。

因为在互联网上,任何好笑的梗都是放大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如果一个人在街上摔倒,满大街的人都在笑,你即使觉得不好笑,也可能忍不住笑起来;反之,如果大家都不笑,即使你觉得好笑也会忍住。

《泰囧》是前一种。《港囧》是后一种。

能把一部喜剧电影男主角当场虐哭的发布会,也只有《港囧》了。

7月27日《港囧》第二场发布会,包贝尔作为男主角正式亮相。片方特意收集网友吐槽内容,并让包贝尔自己现场朗读。结果读到第9条,包贝尔当场洒泪,“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我,就是一个大馅饼掉到我脸上。”

有媒体评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宣传效果出来了”。这个笑话很好笑。

问题是:《港囧》需要这样的宣传吗?电影宣传的目的说到底跟卖白菜没什么不同:一是我这里有一堆白菜要卖,二是我这白菜比别家都好,你赶紧买我家的。《港囧》应该做的是后一种,可是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前一种,于是囧掉了。

如果虐哭包贝尔真的是片方宣传方法的话,那么也用错了方向,因为他们选择的是前一种。

最大的问题是:让所有网友都知道所有网友都不喜欢男二号,这样真的好吗?这个点子是谁想出来的?卧底吗?

最后我要说的是,《港囧》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观众。

光线影业今年以来的电影运一直都不大好,观众看到赵薇很容易想起同样大制作的喜剧《横冲直转好莱坞》,看到包贝尔不是想起电影哪里好笑,而是他在发布会上的眼泪,看到徐峥想起的是他在各大互联网发布会上的发言,仿佛看到某一位互联网大佬。

最大的问题还是那句:看过电影预告片和花絮的观众多数粉转黑,这对一部电影来说实在不能再糟糕了。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口碑传播几乎改写了中国电影的版图,《老男孩》《分手大师》《泰囧》这些小成本喜剧是怎样赢的,《太平轮》、《一步之遥》等大片就是怎么输的,当《泰囧》还是一部站在观众一边的高口碑小片的时候,观众已经用脚为它投过票。

但当《港囧》以喜剧大片——它曾经的挑战者形象归来的时候,观众还会选择它吗?

互联网时代,口碑就是一部电影的风水,风水坏掉了,电影的命运还能好吗?

港囧观后感 篇8

徐与杨这对才子佳人有缘无分,每每距离小于一米就引发灾难,而徐与蔡偶然地就KISS成功了,一步一步地成家、待子好像我们生活中也经常这样,有心栽花总是败给无心插柳。这当然是从徐的角度出发,对蔡而言,则是一个默默付出得到回报的过程连最后徐的觉悟也是,蔡其实是赢家。当然不是说杨输了,或许杨就根本就没有参加这场比赛。当然蔡的境遇最后也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徐与杨旧情复燃,徐毅然抛弃老婆、抛弃事业,和梦中情人一起去巴黎过理想的人生蔡最后悲剧收尾。所以这就看编剧的走向了。想起马原在书中说的,故事的确要先有结局。若是后一种故事那么前期校园的铺垫徐和杨一定也要改,不能总是错过;并且要把杨多着墨一些,变得更加正面一点相对的,蔡的性格中必然要有不识大体、絮叨琐碎等等负面、消极的因素。这样才能带动观众的感情,内心支持徐的不负责任的做法。当然,作为大众媒体应该宣扬真善美,就算是为了徐不沦为渣男,也要选第一种!

第二点是葛明辉。说来惭愧,还是不久前才看过《买凶拍人》这部经典作品。里面葛明辉的表演太赞了,最喜欢他那种乐呵呵但内心挣扎无奈的表情了(我果然有恶趣味)。这次在电影里似乎没有这类镜头呢,开头严肃后头狰狞,不过他装腔作势地说国语还有飞车那里还是表演得很到位。开始还以为是警察的他最后身份仍然是杀手,也算是对之前经典的阿Bart形象的致敬了。

最后一点,说的也是全片最后的情节那个高空玻璃拉锯战。这个设定很精彩,高空玻璃也给足了发挥生死攸关、紧张刺激的戏的'空间。一直纳闷站在边缘的蔡怎么能回去的我,万万没想到是二人一起走到中间互换了位置。后来徐冲上去抱着蔡一起要登陆那里我也没有料到,还想着徐决定为蔡牺牲会不会好一点,也是为了带动观众情绪吧,不直接摔,非要在DV带上挂一会儿,那个油漆桶的梗也是醉了,是为了绘制一幅二人沉浸在法国风光的画面。

港囧观后感 篇9

每看一部电影都能捕捉到针对戏中的部分感受,这是中国现在每一个家庭都会关注的话题,“开心又深刻!在‘药神’之后,依然没有让我失望,如果说‘药神’治愈的是身体,《囧妈》治愈的是我们的亲情,有一种直抵心灵的感动。”“在长大的过程中,可能留给父母的都是背影。徐伊万母子在火车上非常亲密,但是火车行驶在广袤平原上又非常孤独,很多中国亲密关系就是如此,看似最亲密的关系,却又如此远。

我很高兴这里讲到了接纳尊重,把每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对每个人都有价值,作为子女们应该和妈妈一起来看,知道我们怎样去爱,开始一段美好的爱的关系,懂得和自己和解和家人去和解!

同时电影情节反应出来的还有主人公的婚姻情感:徐来一直以为他爱着杨伊,以为他们不论时空如何转换,身份如何改变,他们的爱情终究会在,只要再见,定能再续前缘,再续未完成的、依然带着温度的那个吻。于是,他得知可以再见时,不顾一切的去见她了,可是,时间总是比人更懂人心,相见时刻,呼吸交错,亲吻近在咫尺,却尴尬的停住……他发现,他想要的只是一个答案,如鲠在喉的一个答案,那个答案是他一直想拥有的青春完整的记忆和一个完整的吻,执着于此,或许他都不知道他爱着的也许只是他们青春时期的爱情,直到杨伊释然的说“我不想亲你,你也不想亲我,我们就这样挺好”。就这样,青春定格,永恒的以这般模样存在……

我想,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里,都有一个遗憾,那个遗憾,美的不像话,悲的不像话,然后某种美好的想象与回忆总是会在不理想的现实中溜达出来,而当我们在现实中满身泥土的打着滚儿时,总会遇见心里那个披着霞光踩着祥云的天使来拯救我们被遗忘的理想,那个天使通常就像戏里的杨伊,可,那只是我们的期待,我们总喜欢用自己的期待来理解Ta们对我们的理解,只因我们喜欢也甘愿沉浸在被这样理解的感受里。

醒来,青春依旧是青春,记忆依旧是记忆,哪怕不完整,哪怕遗憾,但那就是一种存在。苏醒过来的是长在身体里的美好与幸福。其实,最美的爱情不是一切都如自己所期待,也不是那失去的,而是在某一刻醒来,发现令自己潸然泪下和怦然心动的人其实一直在身边,青春回归到青春存在的时刻,爱情回归到最心动的时刻,爱苏醒的时刻便是最美的时刻。

港囧观后感 篇10

昨天终于去看了心心念念好久的港囧。在大荧幕上看到香港,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虽然已经几乎所有摄影或电影作品里拍摄香港的角度都差不多,但每次还是看得乐此不疲。

早就知道了港囧打情怀牌,里面都是很经典的粤语歌。但是没想到一下就是偏偏喜欢你,还来得那么突然。(第一首是饿狼传说居然还挺适合做op哒)正在心里想着前面交代的情节怎么这么像拍烂了的青春片真是无聊,一转眼就响起了音乐。我不是从很早开始关注和喜欢香港电影和音乐,没有稍年长一些人们那么热爱和熟悉。但是陈百强的声音一唱起我眼泪都快出来了。

让我失望的并不是影评中写的笑点太过密集太俗套。是一生所爱的旋律两次响起,却都被生硬的笑点打断!曾看到有人说,大话西游已经成了密码,终于到了你一听见音乐,一看见某格画面就会压抑牵扯。看之前最期待的便是一生所爱,以为会在稍靠结尾时放出。不仅放得猝不及防,放了两次都被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搞笑打断。我不想笑,电影院的人都在笑,我觉得好失望。可能这样经典的音乐和它所配的电影只能一直留在过去吧。其间还有两次台词向大话西游的致敬,不是很明显,但有已是让人欣慰。

后面的配乐都比较短,但还挺好的。而且过场的香港景色,加上粤语歌,都有想流泪的冲动。结尾真的好长好拖沓,感觉就是片子在把香港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经典配乐串了起来。救赵薇时她的演技真是全用来害怕摔下去了,分分钟看得出戏。

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港囧。笑点如何生硬打断情感的表达,至少它有地方有感动我。有让我看到我喜欢的香港。

港囧观后感 篇11

1月13日,由徐峥导演的“囧”系列的电影《囧妈》公布了终极海报,主演们全部出现在这张海报上,已故的高以翔也出现在友情客串名单中,且列为“特别纪念”。

当时高以翔出事后,导演徐峥是最早为他发声的人,当时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高以翔其实是演了徐峥新片《囧妈》的,现在看到高以翔出现在这,不禁让人泪目,也就是说,我们在大年初一的大银幕上,很可能也会看到这一幕。如此低调又特别的纪念高以翔的方式,徐峥导演做得很有情有义。

据媒体报道,当天徐峥在知道这个消息后,正在和好友聚会的他变得神情严肃起来,往日的那份幽默表情荡然无存,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没有露出一丝笑容来。

《囧妈》将会是高以翔从艺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之一,高以翔还有一部就拍好的电影《婚礼日记》,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面市,不知道今后有没有机会看到了。

1月12日,徐峥新作《囧妈》曝光由金承志创作词曲,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演绎的宣传推广曲《陪我去趟莫斯科》MV。自音频上线以来,迅速收获网友们的喜爱与转发,更有网友真诚写下评论:“我们越长大,妈妈的皱纹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希望时光能够慢点。”而此次MV中所曝光的电影精彩花絮,也正与歌词中所描摹与妈妈同行的莫斯科之旅相匹配,在温馨的一句句唠叨中,流露出了一位囧妈对儿女的挂念,以及浓浓的爱。值得一提的是,MV的结尾温暖地将网友与妈妈的合影收录其中,感动加倍。

在音频持续发酵之时,近日,电影《囧妈》宣传推广曲《陪我去趟莫斯科》MV也全平台正式上线。MV中,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成员亮相,以妈妈吐槽生活的语气与儿子隔空喊话,诠释了当代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与牵挂。电影中的动人场景亦穿插其中,一趟六天六夜的莫斯科之旅,让徐伊万与卢小花母子回到了最纯粹的相处模式,诙谐又动人。诚如徐峥本身的创作所指,用喜剧去解构生活,微笑这个动作,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网友们也表达了对电影更多的期待:“在幽默和感动之间反映着严肃的内核,让人更加期待电影的上映了。”

《囧妈》在创作上亦集合了普世共有的一种妈妈形象。MV的结尾伴随幽默、生活化的歌词,一张张网友和妈妈的合影映入眼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却都对妈妈保有相同的情感。与妈妈的故事千人皆有,千人不同,但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囧妈”。徐峥坦言:“我希望这个电影有很强的代入感,大家一看就会觉得很亲切,能够跟随着演员的笑而笑,跟随着演员的感动而感动,从而感受到一种温暖。”

作为“囧”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徐峥不断地尝试深化其系列电影内核,他表示:“当我们讨论妈妈的时候,大家都发现,大部分的父母其实都是一种控制型的氛围。”为此,还有一组调查数据佐证,徐峥直言:“在过春节之前,结婚率变得越来越高,但是春节过后,心理医生咨询率也变得越来越高了。”而《囧妈》正是一部从亲情的视角切入,真正探索、关注中国人自身的合家欢电影。徐峥力图通过这部电影让中国人的家庭能有中国式的成长、中国式的和谐。

年底,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时不幸离世,高以翔出事后,有不少明星艺人在微博上为其发声,一方面悼念追忆高以翔,一方面质疑综艺节目制作流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上存在的漏洞,这其中就有徐峥。

当时徐峥是第一时间站出来为高以翔发声的人,因为高以翔参演了由徐峥执导的电影《囧妈》。

日前,《囧妈》官方在电影院投放了最新的宣传海报。在最新出炉的宣传海报上,有粉丝发现海报下方高以翔的名字被着重突出“特别纪念”四个字,让人没有办法不心酸。这个细节也令很多网友泪目了。

不得不说,徐峥导演真的很有心,虽然高以翔在《囧妈》中只是一个戏份很少的客串演员。但是在宣传的时候,徐峥导演并没有把他忽略掉。用这样的方式怀念高以翔确实是人情味十足,怪不得网友也称赞他了,称这是一张有温度的海报。虽然高以翔已经离世,但他在作品中的身影依旧会被记住,也期待电影《囧妈》的上映。

马上要进入春节贺岁档的,在电影市场当中,春节档的电影也是每个导演都看好的战场。为了春节贺岁档,大家早早的就已经开始了准备,如今,徐峥的电影《囧妈》已经确认在大年初一上映,还让人十分的期待。徐峥被指蹭热度!《囧妈》打上高以翔名字,实情却让人太暖心

徐峥囧系列的电影《人在囧途》、《泰囧》、《港囧》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今又出了一部《囧妈》,故事这一次直接定位在了俄罗斯,所以大家也很期待,不知道这一次又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和感动呢?如今马上要到春节了,徐峥的电影也出了终极海报,可是海报放出之后,徐峥却被指蹭热度。

原因就是因为在《囧妈》的海报上面,徐峥竟然打上了高以翔的名字,上面还写着友情客串,特别纪念高以翔。就在大家纷纷指责徐峥蹭死人热度的时候,背后的隐情又让人十分的暖心。

原来高以翔确实出演了这部电影,是作为客串嘉宾出现的,可是没想到电影还没上映,高以翔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徐峥还在专门在电影中将高以翔的名字给列出来,实在是非常暖心的举动,没想到却会被解读为蹭热度。

自1月12日,徐峥导演备受瞩目的春节档电影《囧妈》正式开启“囧途心启,相拥一刻”全国路演,主创团队带着影片《囧妈》,先后走进苏州、南昌、泉州、石家庄、潍坊、腾冲等城市,与观众提前一睹“囧妈”真容。除了欢声笑语的种.种互动,主创们还在映后,与观众零距离交流,深入探讨对影片的理解,收获诸多好评口碑。13日,导演兼领衔主演徐峥,领衔主演黄梅莹来到南昌。影片温暖主题,再次令观众动容。电影《囧妈》是徐峥导演暌违四年带来的“囧”系列新作,人物、故事、制作全面升级,是一次新的囧途;同样,《囧妈》也是“药神”后徐峥深思中国式家庭关系的体悟,是一次拥抱心灵的旅程。电影《囧妈》由徐峥导演并领衔主演,黄梅莹领衔主演,袁泉特约主演,贾冰、郭京飞主演,黄渤、沈腾特别客串,宋小宝、黄景瑜友情客串,高以翔友情客串并特别纪念,欧丽娅等出演。《囧妈》在欢乐幽默的基调中,加入普世的家庭关怀,即将于1月25日全国公映,同时登陆全国超过660家IMAX影院。

此次《囧妈》开启全国路演,让更多的观众朋友们提前感受影片幽默又温暖的气质,更畅快地与影片中的角色们一同体验一场内心的成长和拥抱。1月13日,电影《囧妈》“囧途心启,相拥一刻”超前观影路演走进南昌,导演兼领衔主演徐峥,携手领衔主演黄梅莹体验了当地非遗文化传承的舞狮点睛,赣绣展示等活动,送去新春祈福。观影活动则更让《囧妈》好评不断,徐峥导演再次以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描绘了一次前往心灵的旅途。观众称赞道:“一如既往的幽默,欢笑里又满是泪点。好笑又温馨,亲情、爱情都诠释得很好!”亲密关系的两面性让徐峥创作感慨良多:“越是亲密的人,越是爱的人,越容易产生分歧。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在经典喜剧中根植最具现实意味的情感联结,体现着影片不简单局限于幽默、不断深化与内省的创作追求,无疑将为观众提供更为深刻的思索空间。

如果说“药神”触及生命的坚韧,在《囧妈》中,徐峥则将视角投射到亲情的能量。“今天看电影感触很深,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喂小番茄,像极了我妈妈给我喂各种食物,徐伊万就是我本人了!”怎么去和亲人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难题,让彼此的内心坦诚,在大年初一提供一次交流的契机,是《囧妈》的创作所指。在20首度入驻春节档的徐峥,在“药神”之后,回归到经典喜剧的呈现,也聚焦心灵的治愈。当天映后互动中,一位学生朋友被影片深深打动,现场拨通了久未联系的母亲的电话,约定与妈妈大年初一共同观看《囧妈》,妈妈在电话那头表示:“只要你愿意的,我都愿意,我等着你啊!”真挚的母子互动,令现场观众感动不已。而徐峥导演也为这位妈妈送去了新春的祝福。《囧妈》正是春节档最具烟火气的合家欢电影,为全家团建提供一部电影的相处时间,在大手拉小手中,找到共同话题,体验一场浪漫治愈的俄罗斯之旅。

导演徐峥表示:“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你爱别人,你不要让他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就是他本来是什么样的,你就接纳他就好。”黄梅莹感性分享,《囧妈》的亲情故事让她感同身受:“我生活当中也有一个快到中年的儿子,我喜欢这个剧本,有很多的共鸣,剧本里面的台词我在生活中也遇到过。作为妈妈来讲,我觉得应该也要有自己独立的精神追求,不应该把对儿女的依赖,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应该把自己的一生好好安排,幸福、快乐、健康地过好每一天。”

自《囧妈》超前观影开启以来,观众表示万万没想到《囧妈》是“这样”的电影:“喜剧的外表下是炽热的温情。喜剧方面,一如既往地让人开怀大笑,徐峥依然是灵魂喜剧演员。而饰演妈妈的黄梅莹老师,在她身上看到了太多自己妈妈的影子。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平时对妈妈的陪伴太少了,看完电影想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除了真实细节的俄罗斯之美,年轻的影迷朋友,更为影片的亲情演绎感同身受:“比起捧腹大笑,更多的是会心一笑,因为徐伊万和妈妈的相处足够真实,也足够动人。和妈妈的相处时光,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中闪现。看似每天忙碌的我们,真的欠妈妈一句‘我爱你’,欠妈妈一个拥抱。或许典型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就是不善言辞,但是这一次,看完电影一定记得抱抱妈妈,不要留下遗憾给未来。”给予彼此尊重,给对方理解,不以自己的期待束缚对方的生活方式,《囧妈》提出了一种家庭间积极的相处之道。

电影《囧妈》由欢喜传媒、真乐道文化、横店影业、猫眼微影文化、墨客行影业、昇格传媒出品,真乐道文化制作,为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将于年1月25日全国公映,同时登陆全国超过660家IMAX影院。

港囧观后感 篇12

现在很多人提起徐峥,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囧系”电影,尤其是《泰囧》刷新多项国内票房纪录,成为年度电影界的传奇,将他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可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那个涂着红脸蛋、扎着麻花辫的猪八戒呢?对很多80后来说,当初是一部“毁三观”式的《春光灿烂猪八戒》让恶搞版的神墨剧火遍大 江南北,当时的它,简直就是对正版《西游记》一种颠覆式的形象重塑,从前那个肥头大耳、长相丑陋的猪八戒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操着一口娃娃腔、长相还有点萌的 青春少年,而他时人时妖的扮相也着实让我又爱又怕。就是这样一部带有无厘头意味的仙妖连续剧,让籍籍无名的徐峥一下子人尽皆知。

只是,他自己却并不太喜欢这种成名之后带来的意外困扰。有那么几年,人们在大街上碰到他,脱口而出就是“猪八戒!”徐峥深深隐藏了他对这种称谓的反感,试图友好地面对人们的这种称谓,但是,这种反感一直都在。

徐峥的文艺之旅开始得很早,早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演话剧了,而且经常巡回演出。他从小地主开始演,直到他年龄大了,就开始演老地主。

后来,他考上上戏,又投身话剧圈,是顺理成章的事。在拍《春光灿烂猪八戒》之前,他是上海著名的话剧演员,也是导演,有那么几年,他在上海的话剧圈很红 火,以至于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去上海不看徐峥的话剧就等于白去了。只是,那个时候他走的是先锋路线,戏剧演完了,观众却抱怨看不懂,徐峥这才开始反思, 戏究竟是拍给谁看这个问题,这也是他从“高处不胜寒”开始走“亲民通俗路线”的转折点。只是从一个极端高冷的文艺青年忽然大反转演了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傻 里傻气的“猪八戒”,这样的转型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后来,他出演的一系列电视剧包括《李卫当官》、《穿越时空的爱恋》《满汉全席》等,开始逐渐树立他带些狡黠又有些“韦小宝式”误打误撞却总是走狗屎运的 “徐氏风格”,其实徐峥是那种只要他往你眼前一站,不需要说一句话你就想笑的人,他是影视界的“宋小宝”(原谅我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类比,但事实上效果确 实如此),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真正的笑星所应该达到的境界吧,像小品界的冯巩、宋小宝、赵本山,影视界的许冠文、黄渤等,都是本身自带笑点的人。

后来徐峥觉得电视的路子变窄,他又琢摸着去搞电影,是的一部《爱情呼叫转移》让人忽然意识到当年的萌娃已经成长为中年大叔,也是从那部电影开 始,中年家庭情感危机开始成为他电影里不可缺少的明线或者暗线,包括后来的《人在囧途》、《泰囧》以及刚刚上映的《港囧》,“七年之痒”的情感危机都成为 他想主要表达的内容,根据以前徐峥偶尔也被爆出来的绯闻,我冒昧地猜测这也许正是他自己内心一直在饱受煎熬的矛盾与问题,他既胆怯地借虚构人物之口来表达 了自己的困惑,又诚实地向观众表露了自己对爱最终的抉择。

中国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人都是在走上坡路,而徐峥在文艺的道路上却像是在走“下坡路”,从当年局限在自己象牙塔里的高冷先锋文艺青 年,到如今充满人情趣味无比亲民的喜剧大叔,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使他渐渐认识到,戏是要拍给观众看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想做一部主流的喜剧片,它的主 题必须够俗,够世俗,因为只有世俗,才能涵概的人群面够广,才能够给大部分的中国观众所接受,这是它电影里面的主题。”

很多人拿社会意义、文化意义来诋毁徐峥的片子,认为其思想深度不够,其实我觉得这是某些文化人相当主观的一种偏见,因为你不能拿一部文艺片的标准来考量一部商业喜剧片,徐峥拍片的原始定位就是通俗喜剧片,你又为什么要自作多情地拿高尚的情怀主义去批判人家呢?

港囧观后感 篇13

也许徐峥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演的东西很搞笑,他也未必想过要成为一名喜剧演员,更没想过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对喜剧界来说,徐峥就是响当当的一块牌子。

“囧系”电影第一部《人在囧途》并非徐峥的作品,可是他将那个刻薄自私却又怀有一丝人情味的徐朗演活了。《人在囧途》激起了徐峥的表达欲,这部电影的构思 不错,然而出国留学网剧本写得不行,该片导演叶伟民对内地又不熟悉,因此,徐峥代替了很多导演的工作。《人在囧途》之后,徐峥就有了自己拍一部电影的想法。这样,就 有了《泰囧》的问世。

他执导的首部作品《泰囧》虽然有些借着《人在囧途》的噱头,可的确是刷新了华语影坛多项纪录,也首次让世人看到中国电影不可估量的前景。当然,《泰囧》是 明显的口碑、票房不一致的失败之作,连徐峥自己也承认《泰囧》只是他的尝试之作,并没有把他要表达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反倒最后成了一部纯粹的商业片,所 以三年磨一剑,这一次徐峥带着他的良心作《港囧》与“囧系”电影再续前缘,也真正赢得了观众的肯定,网上评论一片飘红。

从演员转型做导演的不在少数,做得还算成功的比如赵薇、苏有朋、徐静蕾、张艾嘉等,但是像徐峥做得这么成功的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虽然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票房的确有点像高考成绩一样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衡量指标。

“我以前只是一个演员,还没有做好当职业导演的准备,但是我有自己的电影观,我就想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拍好一个类型片。”徐峥的定位很明确,没有在一开 始就把自己甩得很高,所以他也的确做到了自己想做的,自己本身也有多年积攒的人气,所以自拍自导自演是他喜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徐峥其实算一个特色很鲜明的“性格明星”,他的演绎风格、导演风格都跟他的自身形象很相符,单看他的光头形象就足以勾起人莫名的喜感,从前他的喜剧是建立 在耍小聪明式的“纯粹喜剧”形态,从《爱情呼叫转移》系列开始,他的喜剧开始带有一种越来越严重的“自黑式喜剧”形态,也许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更惨就会忍 不住愉悦感爆棚是每一个观众共有的心态吧,而这种心态却不会因时代不同产生任何代沟。当年香港许氏三兄弟的喜剧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系列、黄百鸣早期的电 影,不都是以展现小人物的悲催人生来博得观众笑声的么。徐峥的喜剧角色虽然不再是社会底层小人物,但他们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本质上来看,无论哪个 导演,虽然不同时期的喜剧角色的社会阶层身份略有差异,但都是与时代大潮中社会主要阶层的人物相契合的。

徐峥的作品之所以能博得这么多的关注与认可,除了他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喜剧天分之外,他对自己电影的准确定位以及他对观众心理的精确把握也是他成功的重要 因素。当然,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批判他“过于恶俗”,或者“盲目迎合大众”,或者“降低了中国人的文化品位”,但是还是那句话,文艺片有文艺片的典 范,历史片有历史片的规则,喜剧片就要做得像喜剧片,而不是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笑才是喜剧片的重点所在。

港囧观后感 篇14

今天是上映日,去看了早场的《港囧》,一来是估计之后挺难买票,所以先睹为快吧;二来是想避免他人评论干扰;三来是想来看一场喜剧,笑笑闹闹,希望一天都能有好心情。

然而,看完了,发现,这哪里是喜剧,明明是一地鸡毛的生活悲剧,走出影院,我缓了好久,直到中午都难以走出抑郁的情绪,真的,好难过啊。

我觉得这部电影挺好的,所以看到网络上那么多带有极大恶意的负面评论还是很意外,可能每个人的观影期待不同,所以心里落差很大。于我而言,最大的心里落差,就在于,《港囧》披着喜剧的外衣,我却一点都没笑出来,却差一点哭出来。

没笑出来,是因为我的笑点太高了?或者是里面的梗都太弱了,有些追求一时口快心热的台词,掺杂着《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什么之类之类的,其实真没什么意思。追逐打斗的戏也真是不少,但好像也只是一场热闹罢了,追来追去,闹来闹去,也没个什么结果。坦率而言,我觉得《港囧》里的笑料很一般,似乎还停留在三年前的《泰囧》的水准上,然而我们已经经历了一堆喜剧电影的洗礼,不再是当年那群没见识笑点低的观众了。

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情感,却是那么真实。

徐峥去见杜鹃,心心念念了的初恋情人像天仙一样从画中走下来,而他却一身狼狈,只能偷偷在远处望着,好悲伤啊,你的梦依然那么美,似乎不被岁月玷污,你却已经那么肮脏而丑陋,甚至连站在她面前的勇气都没有。

有的时候,初恋之所以美好,可能你怀念的不只是那个人,而是那时的你,年轻,美好,光芒万丈,似乎永远都不用面对生活的苟且。

电影里,学生时代的徐来,潇洒,有才华,爱画画,爱读诗,和美丽的姑娘谈恋爱,两个人一起文艺,心心相印,如同神仙眷侣,有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幸运,在最好的时候,能遇到最好的人,即使两个人没能继续走下去,也会心怀感激,至少回想起来那是一段美好时光,老天对你不薄,至少没给你一段垃圾般的回忆。

而徐来,却不甘心过去只是回忆,他用了20多年的时间都没能接受失去,走不出内心的耿耿于怀,也无法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他带着兴奋和忐忑去和初恋见面,看似只想完成那一个吻,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其实也在幻想新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不甘心吧,不甘心年少时错过的人,不甘心曾经放弃的梦想,不甘心自己日渐老去泯然众人,我们常常幻想,如果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是不是能过得比现在更好,如果再有一个机会,是不是那个人更适合我。

作为一个主流商业电影,《港囧》里,徐来是必须要和结发妻子复合的,因为这才是端正的情感观,初恋再美好,也不过是过去时,你会突然发现,初恋不过是添油加醋臆想,内心最爱其实是那个陪伴了20多年的妻子。同样,梦想也是很容易被收服的,借初恋的嘴,轻易地把徐来的梦想幻影击碎了,其实你没才华的,你成不了画家的,即使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你过得也不会比现在好。

到了结局,看似一切都和解了,一个男人的中年危机因为一场乱斗,内心郁结就能够消弭于无形中,但是,他真能放下吗?

之前,看张艾嘉的《念念》,通篇讲的也是“和解”,自己与过去的创伤对话,最后所有人都达成了形式上的和解,但是非常生硬。在我看来,《念念》是一个“无神论者讲述的关于上帝的故事”,创作者自己的内心都没有释然,如何让自己电影中的人物能够放下?张艾嘉讲了一个自己都不信的故事,怎么让观众相信?

看到《港囧》最后的,徐来似乎放下了一切纠结,欢喜地回到老婆身边,然而,在现实中有此遭遇的中年男人,真的能与自己和解吗?或许只是发泄一番,再无能为力,垂头丧气地回归到生活那滩死水里罢了。经历了这一趟又能怎么样呢?徐来还是那个当牛做马被家里人调笑的倒插门女婿,他还是会有不甘吧。

很多人说赵薇演的不好,我却对最后那场玻璃上的三人戏印象很深刻,过了20年再见情敌,发现丈夫心中的永远放不下的白莲花依然那么美,虽然身处险境,却还是不由自主地感叹“你好美啊,我还不如死了算了”,让人又唏嘘又心酸,徐来走不出的青春往事,原来也是蔡波走不出的阴影啊,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吞着苦涩。

最难忘的是在画展广场的那场戏,徐来穿过人群,想要去拍一下杨伊的肩膀,那缓慢的镜头里有最复杂的情绪,你要去触碰的是,你做了20年的梦,和你永远都回不去却放不下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