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演讲稿

演讲稿 > 范文 > 导航 > 最新端午节观后感9篇

端午节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6

最新端午节观后感9篇。

推荐一些关于“电影观后感”的必读文章更加值得收藏。电影传递给我们的正能量,是让我们受益匪浅的,这些感悟会随着电影情节的推动而不断变化。想要将好的想法和见解进行保留,我们一定要写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观后感主要由电影的内容概括、情感体会以及对电影的评价等内容组成。不管走多远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就是进步!

端午节观后感(篇1)

通过**节目,我认为这次的文艺展演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经典再现、一次传统礼仪的华美展示、一次爱国情怀的震撼传播、一次全民节日的盛大欢宴。回想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当使爱国情怀变成报国行动,按照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5月30日,古山子镇组织**了cctv7农业栏目推出的端午特别节目《爱我国家圆梦中华》。本次展演在端午节发源地——湖南省汩罗市,也是屈原的故里,由800多位来自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示范县和全国文明村镇的代表,以原生态节目表演和端午文化特色的节目,,展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展示各地端午特色文化,深度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本次展演以“爱我国家圆梦中华”为主题,共有《寻梦汩罗》《诗画田园》《风润农家》《大美中华》四个篇章十五个节目。来自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示范县和全国文明村镇800余名代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美丽乡村的全新面貌,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原生态节目表演和具有湖湘文化、端午文化特色的鲜活节目。山子古镇以此为契机,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家乡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镇党委书记吴**同志如是说:“劈山沟座落在古山子镇境内,我镇将充分发挥、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以文化强镇,旅游兴镇为目标,要举全镇之力、集全民之智,务必办好、办实、办精古山子镇第六届文化艺术节,着力抓好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工作,把古山子打造成文化、文明、富裕、和谐名镇……”

近年来,古山子镇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建设文明家园,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着力使“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这一理念落地生根。镇党委、**积极与帮扶单位和共建单位对接,得到上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努力实现“三个美起来”的文明家园创建目标。

端午节观后感(篇2)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他的散文作品《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和对故事的讲述,他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阅读感受和对鲁迅先生的思考。

首先,鲁迅先生在文章开头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他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人们把家门口的“个人节日”变成了“公众节日”的场景,让人们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同时,他也提到了“包揽了全球一切糖果”这句话,让读者对中国文化在传递和融合中的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鲁迅先生通过对孤儿男子和商人故事的讲述,深度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的不正之风。通过描述孤儿男子的不幸遭遇和商人的冷漠无情,他指出了社会中的利益驱动和弱肉强食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他还借助孤儿男子所在的街道和商家旁边的槐树的形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怀念和建议。

在鲁迅先生的眼中,端午节虽然是一个传统节日,但它背后的内涵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鲁迅先生认为,传统文化不仅有传统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力量。他对孤儿男子和商人的故事的描述,就是希望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

总的来说,鲁迅先生的《端午节》是一篇思想深邃、描写细腻、语言生动的文章。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实社会的批判,他提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这篇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珍贵性和价值,同时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改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端午节观后感(篇3)

导语: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端午节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接下来,让我们来为您解读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和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河自杀。他周围的人到河边去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

然后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在每个角落放上枣子或花生,以防米饭溢出来。饺子包好后,和鸡蛋一起放在大锅里,慢慢煮一下午。饺子煮熟后,打开锅子,香味四溢,竹叶飘香,粽子的香味,渗入鸡蛋里,让人忍不住多吃了。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过去医疗不发达,一些弱者和残疾人被蚊子叮咬后会死亡,所以把艾叶放在门上有驱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

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把它绑在一厘米长的扫帚上,然后用一些小贝壳把它染成各种颜色。中间有一个小洞。用五颜六色的线把小贝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好运。

中国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

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也有很多种。纪念活动有屈原、龙、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

其中,龙舟赛最具特色。激烈的比武场面,犹如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们几千年。

正是由于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端午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德清,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菖蒲和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做粽子是家常便饭。浓浓竹叶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红豆棕一个个都是虎视眈眈!

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在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将端午节作为国家遗产向联合国申报。我很惊讶。我觉得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端午节是中国的。我们怎么能让其他国家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观后感(篇4)

本文的主人公方玄绰是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他既是一个高等学府的老师,又是一个官场上的小官吏。这样他的性格就有了两面性,既同百姓一样对“欠薪”这一行为十分痛恨,心中暗含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又极力维护官家,甚至在做讲座时为官僚做辩解。他既清高,又懦弱。当索薪大队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肯出面;当生活中的场景使他愤愤不平时,他却用他的”差不多”学说来搪塞,他自以为很是辩证,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好方法,实际上,这是他不敢与恶势力斗争的懦夫举动。他的释然真正意义上却代表着他的逃避与无奈的变通。当欠薪由于他人的努力发放了,他也可以厚着脸皮地拿到手中;当发放欠薪需要亲领时,他又放不下他的身段,久久不肯去,直到山穷水尽时,他才低下他那自视不清高的头。他是一个教师,是一个知识分子,原本应是思想进步的,但他却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他既反对买彩票这类新兴事物 ,却又有对此的驻足和踌躇。可见在他身上的饿戏剧性和矛盾。

端午节观后感(篇5)

《端午节》就是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

3、人物形象:《端午节》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1)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厕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更是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

(2)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4、语言:鲁迅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是轻松、幽默的讽刺笔调。通过描写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让主人公自己的小丑表演来使读者发笑,沉思。

端午节观后感(篇6)

农历五月五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连齐抗秦,遭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园前二百七十八年,秦军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泊罗江身死。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还有很多:有纪念伍子胥的、有纪念孝女曹娥、还有纪念古月族图腾祭的。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食物扑通、扑通的丢进江里,说是让鱼吃饱了不来吃屈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楚国人舍不得屈原,并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我一直想问个问题怎么明明早把粽子丢到江里,可是现在却是自己把粽子吃掉,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端午节观后感(篇7)

现今端午节将至,读到鲁迅先生的作品《端午节》让我想到了每年过端午节时那喜庆的日子。

每年的端午节都有龙舟大赛看,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大大的粽子吃,香喷喷的,特别是我家乡肇庆的粽子,那可是香喷全国的粽子。以前每年过端午节学校都会放假,其他各行各业也都会有相应的假期,因为这端午节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银行也不例外。在民国时期也一样,节假日银行都不开门的。但过节谁家都会要用钱,我们现在的银行不开门那还有ATM机,可在民国时期是没有ATM机的,想要取钱就得等到银行开门才能够取到钱,所以方玄绰要等到初八才能能拿到他那一点点的俸钱。

《端午节》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六月上海的《小说月报》上,那时正当五四运动的落潮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激发起了民众反封建的革命热潮,但这种狂热随着军阀政府与封建势力的镇压,暂时退了下去,新旧势力的交锋出现了此消彼涨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不但一些封建的遗老遗少们开始大行其道,就是一些接受了新文化洗礼的人也回到了旧的轨迹上来了。还有一些貌似进步,实则落后的人物趁机转向。而鲁迅先生更是审时度势地创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象。

方玄绰是一名教员,同时也是政府的一名小官员。他既表同情教员的索薪,也赞成同寮的索俸,然而他仍然安坐在衙门中,照例的并不一同去讨债,这使他在同事面前颜面尽失。他表面上是一个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呜呜,但他骨子里浅薄、市侩。在家里是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在当时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是方玄绰,那社会将不社会,国家也将不复存在。身为中国人,看到同胞们都在为自己国家存亡而努力地去讨伐帝国主义侵略者,自己却当看客,有这样的文人民国时期又如何能使中国独立呢?

所以,要国强,当自强!

端午节观后感(篇8)

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群众过好这一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乡根据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积极开展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认同端午、过好端午。

一、精心安排、认真部署

烈太乡政府高度重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将此次活动作为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营造文明、进步、和谐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增进邻里关系,促进乡内和谐。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责任落实,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我乡利用走村串户、设立宣传点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及群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乡内工作人员,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进行慰问,赠送了端午节礼品,同他们一起包粽子,一起联欢,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大节日。本乡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开展端午节除尘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净化乡内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在本次活动中,本乡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日对全体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和强化作风建设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为创建烈太新城这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端午节观后感(篇9)

5月30日,央视农业频道晚间播出的“爱我国家 圆梦中华”文艺展演节目虽然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却深得我的喜爱。

这次的文艺展演地点设在湖南省汨罗江畔,传说屈原曾在这里跳河而亡,汨罗江因此被誉为“端午源头”和“龙舟故里”。这样的节日在这样的地方举行,具有特殊的意义,既可以缅怀故人,也可以感受别样的端午气氛。

这次的文艺展演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章为寻梦汨罗。朗诵者身着汉服手持竹简,浅吟低唱《九歌东皇太一》。让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想到屈原,想到汨罗江。在屈原精神的不断鞭策和影响之下,慢慢展开今日汨罗江的精神文明画卷。

第二篇章为诗画田园。最吸引我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表演的《端午童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通俗易懂的童谣,道出了端午佳节的各种习俗,让人看后轻松而又舒服。

第三篇章为风润农家。不同的地方习俗在这里尽情展示,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气氛。常德的地方曲种常德丝弦的表演、美妙而又诱人;华阴老腔的《过端午》,说唱并用,气氛热烈,深得喜爱;舞蹈《新疆若羌赛乃姆》,用优美的舞姿向我们讲述美丽的爱情故事。不同的表演让观众感受不同的艺术魅力、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

第四篇章为大美中华。从井冈山说起,谈到红军精神,表演与采茶相关的节目;从科尔沁草原说起,共享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共品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压轴节目《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迎接党的大会胜利召开。

这次的文艺展演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工作县和全国文明村镇的代表参与。并表演了相关的带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端午佳节习俗的节目,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这次的文艺展演活动,主题鲜明,节日气氛浓厚,既充分传承和发扬了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精神;同时也让所有的观众追根溯源,深刻牢记汨罗江和屈原的关系与由来。

这次的文艺展演活动,既追忆过去,又紧跟时代主题。就北川而言,经历地震的灾难之后,又屹立于祖国大地。

新农村精神文明和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得,它需要我们很多人共同的努力、多年的付出。在欣赏别人优秀成果的同时,我们还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当地新农村精神文明和乡风文明发展的计划,然后付诸实施。愿精神文明和乡风文明的种子能够在所有的农村大地生根发芽, 最终长成参天大树。